3.不许好吃、贪吃(注意锻炼身体),凡事要讲道理,不能使小性子。
孩子对我的要求是:
1.进××(孩子名)的房间要先敲门,得到允许才可以进;
2.不许强迫××做不喜欢做的事,更不许发火;
3.完成每天的任务后,可以自由活动,不许阻止。
约法三章后,她果然照章执行起来。一段时间下来,孩子果然自觉了,我也不用再和她大废口舌了。
我们常说的约法三章,就是行为学家提出的“行为契约”,即约定和承诺。有效的行为契约可以引发孩子良好的行为,促使孩子改变不良行为。成功的约法三章能给孩子的行为提供一个外在协助的力量,使孩子逐步走向自我控制。
值得提醒的是,妈妈在与孩子“约法三章”后,一定要严格按照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给孩子作出好榜样。否则,已定的规则很可能就会对孩子失去效力。
◆尊重孩子的本性
孔融让梨的故事,千百年来,久传不息,成为人们教育子女的常用事例。生活中,许多母亲在分给孩子东西的时候,也会不失时机地用这种办法考验孩子、教育孩子。但几乎所有的母亲都会遇到同样一种情景:孩子们都争着要大的。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对全美50位成功人士和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作了一次专项调查,结果其中有两位都谈到了母亲分苹果的故事。
一位正在监狱服刑的犯人说:
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红红绿绿、大小不同的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想要哪一个,我刚想说要其中又红又大的那个时,弟弟就抢先说出了我的想法。妈妈听后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的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把大的给弟弟,小的留给我。”妈妈听后,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并把大苹果奖励给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
一位白宫的著名人士说:
一次,妈妈买回几个苹果,我们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的苹果举在手中说:“孩子们,我们来一场竞赛,谁做的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于是,妈妈把草坪分成三块,让我们修剪。结果我修得最快最好,妈妈把最大的苹果给了我。从此,我就懂得了一个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
孩子想得到最好的,那是孩子的天性,天性无对错。而当我们的教育违背了人的天性,就是一种大大的错误,毕竟在现实生活中像孔融那样的神童太少。作为母亲,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充分利用孩子的需要,正确引导,让他们懂得公平、懂得索取与付出的关系,帮助他们成长。
◆纠正问题要及时
一棵参天大树,长了一个小枝杈,你想掰掉非常容易,可是当它长成一个粗大的枝叶,再想掰掉它就很困难。
同理,当孩子的某个小毛病第一次出现时,就应及时把它扼杀在萌芽之中。如果你没有纠正,等到它已形成一种习惯再去纠正,往往会事倍而功半。
◆允许孩子犯某些错
孩子的错误可分两种,一种是必须立即纠正与引导的,如打人、骂人、乱丢垃圾、欺侮弱小等等,这种错误一旦放任,以后就将难以“收拾”;另一种是应该允许孩子犯的错误,应让孩子在尝试和实践中自行纠正。
例如,当4、5岁的孩子还经常要成人喂饭,跟他讲道理、鼓励、表扬等等很多办法都用尽后还没效果时,我们可采取不喂饭,让其知道饿肚子的感受。孩子肚子饿了,自然会找东西吃。又如,孩子在第一次做家务的时候,不小心打烂了碗碟。这样的错误,在孩子多次实践后自然会不再发生。
孩子犯错误的过程是不断改正错误、获得正确认识的过程,假如不给孩子机会,而是一味地帮他或严声怒骂地制止,非但剥夺了孩子寻求正确方法的乐趣,也会使孩子变成懒于动手、不敢尝试、习惯依赖的人。
◆做孩子最好的榜样
某母亲带着她两个兴高采烈的孩子来到剧院的售票处。“我要买3张票,1张大人票,2张儿童票。”她对售票人员说道。
“女士,6岁以上的孩子要半票,6岁以下的孩子可以免费入场。”
“那就买2张票,我最大的孩子今天刚好6岁,另一个还不满4岁。”
售票员将戏票递给她,忽然笑着说道:“其实,你如果不说,我根本看不出你的孩子已经超过6岁。”
“可是,我的孩子们知道。”这位母亲正色说。
孩子的年龄越小,榜样的感染力就越大。孩子出生以后,其最初的行为习惯几乎都是从模仿家长而来的。因此,母亲要特别重视榜样对孩子的巨大影响作用,时时处处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例如,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做一名好学生,妈妈就首先要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做出一番成绩来;要求孩子和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妈妈自己就首先要与邻里和睦相处、友好往来。
由以上几点,我们不难总结出这样一个道理:想要教育出好孩子,就必需要有好方法!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母亲只有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才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栋梁之才!
基于此,本书的创作,也正是紧紧围绕着“教育方法”而写作的,涉及孩子的心理、习惯、个性、学习、沟通等多个方面。希望所有阅读此书的母亲共同努力,一同倾力打造孩子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