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妈妈曾经给孩子讲了一个撒谎后鼻子会变长的故事,孩子对此深信不疑。
有一天,孩子在学校里又听到了这个故事,于是回家跟妈妈说:“妈妈,以后我不会撒谎的,撒谎的人鼻子会变长。你们也不要撒谎啊,要不也会长出长鼻子的。”这时,妈妈觉得有必要跟孩子讲讲故事情节的真实性问题了。
妈妈对儿子说:“孩子,其实这只是一个童话故事。在现在生活中,一个人说谎是不会长出长鼻子的,只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儿子有点迷惑了:“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说谎了?”
“当然不是,”妈妈回答,“一个人应该说实话,他说了谎话就会失去朋友,这比长长鼻子还要可怕。”
这位妈妈的做法是很科学的。由于孩子年龄小,不明白童话故事的虚构性,这时,我们就要用孩子能理解的道理告诉他事情的真相。
方法二:给孩子树立诚信的榜样
曾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出门,儿子要跟着一起去。她觉得孩子跟着很不方便,想让孩子留在家里,于是对儿子说:“好儿子,你别哭,你在家里等着,妈妈回来杀猪给你炖肉吃。”儿子听说有肉吃,就答应留在家里。曾子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当曾子的妻子回到家时,看到曾子正在磨刀,就问曾子磨刀做什么。曾子说:“杀猪给儿子炖肉吃。”妻子说:“那只是说说哄孩子高兴的,怎么能当真呢?”
曾子语重心长地对妻子说:“你要知道,孩子是欺骗不得的。如果父母说话不算数,孩子长大后就不会讲信用。”于是,曾子与妻子一起把猪杀了,给儿子做了香喷喷的炖肉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妈妈这样警告孩子:“如果你再撒谎,我就用针把你的嘴缝起来。”但有人问这位母亲:“如果孩子真的撒谎了,你真会缝上他的嘴吗?”显然,这位妈妈对孩子说的话本身就是不现实的,用这种方式来教导孩子不要撒谎是非常不可取的。
要纠正孩子的不守信用行为,妈妈首先要做到言行一致。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很容易受到某种行为的暗示。如果妈妈言行不一,不履行承诺,孩子就会受到暗示,跟着模仿。例如,妈妈如果答应了孩子星期天带他到公园去玩,就一定要去。如果临时有事,也要先考虑事情重不重要,若不重要,就要坚守诺言;如果事情确实比较重要,一定要向孩子说明情况,并争取以后补上去公园的活动。
方法三:不要引导孩子撒谎
有时,孩子爱撒谎是被家长引导出来的。
妈妈问5岁的青青:“你喜欢妈妈,还是喜欢爸爸?”青青说:“喜欢爸爸。”这时,妈妈板起脸孔,教训她:“没良心的东西,从小到大我最疼你,给你买吃的、买穿的,你却喜欢爸爸!”青青一看这势头,马上改口说:“我喜欢妈妈,妈妈好!”于是,妈妈笑得嘴都咧开了,又是抱又是亲。从此,青青学会了看什么人说什么话,当着妈妈说妈妈好,当着爸爸说爸爸好!
方法四:不要当场戳穿孩子的谎言
孩子都有自尊心,虽然他的谎言十分拙劣,但妈妈还是尽量不要当场戳穿他的谎言。不如对于事件来个冷处理,使得孩子保留自尊,在事后不久再帮助孩子反省。
林林应该每天都带手帕去幼儿园,可是他老是忘记,又怕妈妈会责怪他,所以每天都撒谎说自己带手帕了。妈妈一直没有出声,等到周末,故意让林林帮忙洗手帕,并淡淡地说:“你这个星期都没有带手帕,我洗衣服的时候都没有看到你的手帕。”林林见妈妈不骂他,又这么“火眼精睛”,以后再也不敢撒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