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爱撒谎→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1)

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作者:云晓


现象一:这天早晨,小超没有交数学作业,老师问他:“为什么没交作业?”小超说:“我昨天做完了,忘记装书包里了。”老师看着他一脸的真诚,便说:“那你下午把作业带来吧。”这时,小超的同桌立刻站起来说:“老师,他说谎,作业就在他书包里,他一个字也没写。”

现象二:开学伊始,三年级四班还是沿用上学期竞聘的干部,小国是语文课代表。这天,小国的爸爸问他:“你们竞聘班干部了吗?”

小国很骄傲地说:“我被同学们选上了做体育副队长了。”

小国的爸爸高兴地拍拍儿子的肩膀:“真不错!”

后来,当小国的爸爸从老师处了解到没有此事,纯属小国捏造事实后,十分困惑,不知儿子为何说谎。

专家分析

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受用终身的资本,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养成这样的好习惯。但往往事与愿违,很多孩子从几岁开始就学会了撒谎,无论家长怎样批评、教育,效果都不像是很明显,这令家长们很是着急。

其实,小孩子撒谎并不是家长想象得那么严重,事实证明,每个人在小的时候都曾或多或少地对别人说过谎话。妈妈们不要太焦急,只有了解了谎话的种类和孩子撒谎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从而对孩子做出正确的引导。

孩子撒谎的种类有很多,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无意撒谎和有意撒谎。

无意撒谎,多发生在前龄前儿童身上。由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还小,有时他们分辨不清楚想象与现实,就会出现撒谎的现象。如到了晚上,孩子不肯进被窝,说被窝里有老虎,妈妈告诉他没有,他却好像真的看到一样。事实上,这是孩子白天在动物园或者画报上看到了老虎。这个阶段的孩子都是这样的,想象与现实很容易混淆,并且有时想象还会脱离现实。这时家长不必大惊小怪,更不能认为孩子是在说谎,因为这些是“无意撒谎”。只要大人对孩子讲清道理,他们会很快改正过来的。

值得家长注意的是“有意撒谎”。如孩子做错事后,怕老师批评、同学们看不起、挨家长的打,所以隐瞒自己的错误,并对大家说出谎话。面对这样的谎话,家长们就要慎重对待了。

其实,孩子并非生来就会撒谎,他们天性纯真、善良,而且不会隐瞒自己的意图和情绪。但是,因受多种因素影响,他们还是学会了撒谎。

有些孩子是受家长的影响学会撒谎的。

小明的妈妈是一位领导干部。一天,妈妈正在做面膜,外面传来门铃声。妈妈让小明去开门,并教给他说:“妈妈不在家。”小明这样做了。但是,他迷惘地问妈妈:“你明明在家,为什么说不在呢?”妈妈笑笑说:“你没看到妈妈忙着呢吗,我不希望别人打扰我!”一次,两次,后来多次遇到这种情况,小明便认为妈妈撒谎是一种应付的技巧,其实撒谎也不是什么大错误。于是,他也开始用这种技巧应付妈妈了。

有些孩子一开始是很诚实的孩子,但是,诚实的后果往往是遭到批评和责打。所以,慢慢地,他们会变得很“聪明”,学会利用撒谎来自卫。

小宁从妈妈口袋里拿了一元钱去买不干胶贴画。妈妈发现钱少了,就问小宁,同时还许愿:“如果是你拿了,说实话,我就不打你。”小宁以为坦白了就可以不挨打了,于是便承认了。

妈妈得知孩子的偷窃行为,气上心头,完全忘记了许下的诺言,照着小宁的屁股就是几巴掌。

妈妈食言了,下一次遇到同样的情况,孩子为了不挨打,肯定不会说真话了。所以这时,孩子的谎言往往是被父母逼出来的。

除此之外,孩子撒谎的原因还有很多。但是,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在家长的正确引导下,孩子都能改掉撒谎的坏毛病,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

给妈妈的建议

面对爱撒谎的孩子,妈妈一定要冷静行事,千万不可因为气愤而乱了阵脚,更不能盲目地批评、指责。

方法一:帮助孩子区分想象与现实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6岁的孩子中,只有大约18%的人能够区分真实和想象,而9岁的孩子中有90%能够理解故事是编的还是真实的,孩子在11~12岁时开始从新的角度理解诚实的问题。孩子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理解“谎言”和“诚实”是怎么回事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