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具有高度的责任感(1)

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作者:云晓


现象一:某小学的门口,接孩子的家长将大门口围得水泄不通。一位爷爷快步走向刚到门口的孙女面前,蹲下来,仔细地问孙女:“孩子,饿了吧,爷爷给你带来了甜牛奶,来,快喝点。”孙女接过牛奶,又把它递向爷爷:“爷爷也喝。”爷爷摇摇头:“爷爷不喝,你爸爸妈妈也不能喝,咱们家只有你才能喝。”

现象二:一天早上,上小学二年级的小龙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我们大扫除,老师说我个子高,让我负责用一把长扫把扫屋顶。”母亲急忙说:“扫屋顶尘土飞扬,吸入肺里不好,你就说你不舒服,老师就会让别人扫了。对了,你也别擦玻璃,会有危险的,等别人扫完地你可以去擦擦桌子。”

专家分析

常听有些家长抱怨,“我家孩子太霸道了,好吃的东西只能他自己一个人吃,别人动一点,他就闹个不停。”还有的说,“我为孩子洗衣做饭,问寒问暖,唯恐照顾不周。可是我生病的时候,孩子不但连问都不问,甚至连杯水都不给倒。你说,这孩子怎么能这样呢?”

以上父母的抱怨,都是孩子没有责任感的明显表现。这样的孩子做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因此,不要说让他们为社会做些有益的事情,就连自己的父母生病他们也会置若罔闻。

其实,这和家长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和引导有很大关系。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他们认为,自己小时候在苦海中长大,现在可不能让孩子受苦了。于是他们愿意为孩子做一切事情,洗衣、做饭、收拾书包、打扫房间,有时,他们甚至会为孩子做作业;有些家长在吃饭时,把好鱼好肉都留给孩子,却把鸡头、鱼尾夹到自己的碗里,还真诚地对孩子说:“我们爱吃这些。”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是什么样的呢?

佳佳从小在奶奶家长大,当佳佳该上小学了,妈妈把她接回家,却发现她吃饭时还需要大人来喂。

琳琳12岁了,妈妈经常说她,看到家里的油瓶倒了,她都不会去扶起来。

朋朋上小学三年级了,无论是孕妇或是老人站在他身边,他从来没有给对方让过座位。

事实证明,从小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对待周围的人或事有两种倾向:

一是对周围的事漠不关心、冷眼视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连最起码的责任心都没有。因此,他们不会去关掉滴水的水龙头、不会去搀扶老人过马路、不会去扶起碰倒的自行车。

二是他们的自我意识很强,处处以自己为中心,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因此,他们长大后不但不会有为社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责任感,而且有时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们甚至去偷、去抢,或者去做其他违法的事情。

因此,家长们不但不应该过分地溺爱孩子,还要有从小培养孩子责任的意识。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还小,自私一点没有关系,树大自然直,等他们长大懂事了自然就会好起来。然而,他们会失望地发现,被自己从小一直娇惯的孩子长大后,不但没有变得有责任感,反而越来越自私,甚至有些不讲情理了。因此,很多对此有感触的家长都深切地呼吁:千万别再溺爱孩子了,孩子的责任心需要从小培养!

给妈妈的建议

责任感的培养有助于孩子理解、体谅别人,养成合群的好习惯。生活中的无数事实都证明,那些很会关心别人、很懂事,又有很强组织能力的孩子,往往都有很强的责任感。

另外,责任感的培养还有助于孩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养成良好的自治、自理能力。例如,一个孩子上小学了,妈妈给他买了一个小闹钟,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妈妈没有帮孩子把闹钟定好,而只是告诉孩子:“什么时候起床由你来定,迟到了会挨老师批评的。”结果,这个孩子每天都会早早地起床,从来没有让妈妈费心。

如果你的孩子现在还是以自己为中心,对生病的你不闻不问、对周围的一切漠不关心,妈妈也不要着急。只要你有了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意识,并采取恰当的方法,孩子的责任心会通过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慢慢培养起来的。

方法一:妈妈要给予孩子正确的是非观念

小孩子是没有是非观念的,他只能从家长的眼神和语言中了解到是正确还是错误。因此,妈妈一定要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给予他正确的是非观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