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节:第十八章 兴建灵台(3)

姜太公 作者:焦安南


散宜生答应一声,着手派人移葬白骨。

在场军民眼见姬昌的作为,心中十分感动。人们纷纷议论。有的说:"西伯真乃仁德父母,虽古代圣贤不过如此。"有的道:"侯爷恩泽及于枯骨,我等百姓皆沐浴阳光雨露。"

西伯姬昌看完灵台,心中十分高兴。回到宫中,见太姒迎面而来,说:"夫君,虞、芮两国君主前来拜见,我派人送他们到馆驿安歇去了。"

姬昌吃一惊问:"他们因何而来?"

太姒笑道:"那你得去问他们本人,我怎么能知道?"

原来虞、芮是地处泾、渭之间的两个小国。由于夹在戎狄及周国之间,二国无法开拓疆土,发展十分困难。这年秋天,虞国和芮国的农夫私下聚集了数百人,合力开垦出五六十顷荒地。但荒地开垦出来,如何划界分配在农夫间引起了争夺,接着在两国间引起了争执。虞君和芮君各自听从了部下的一面之词,各不相让。正在此时,虞君忽然想起西伯一向公正,便想将此事交由西伯来处理,而芮君也正有此意。于是虞君和芮君各带两名侍从上路了。

走出五十余里,进入周境,忽然瓢泼大雨从天而降。他们只好到一家民舍避雨。

开门迎客的是一位老妇。她立即将六位客人接进家中,并拿出几套干衣服让他们换上。

老妇说:"时过中午,几位远客还没吃饭,我和孙女替你们做去。"

不一会儿,老妇人和小孙女端上来一些热气腾腾的饭菜,六个人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得几乎一点不剩。

看到小姑娘动手收拾饭桌,虞君问:"请问老人家,你家男子呢?"

老妇答道:"我长子前些年为国效力,战死疆场。儿媳又病故,就剩下这个孙女。二儿也当了兵,平日农忙回家耕田,现在是农闲时节,他便入军集训去了。"

虞君叹口气说:"真不该问到家中事,勾起您的伤心事来。"

老妇却道:"客官不必如此说。西伯十分关心我们这些阵亡兵士的家庭,免了多年租税不说,还四时接济我们。"

虞、芮二君临行前,从行囊中取出铜钱以表心意,谁料老妇拒不接收。她说:"客官别小看我们了。扶危济困,我们周国谁人不知是分内之事?我若收下你们的铜钱,岂不败坏了周人的德行?"

虞、芮二君连连道谢,继续上路。一路前走,他们看见田间留着宽宽的地埂,上边种着桑墩。人们无论是走路还是耕作,都互相谦让,没有丝毫争吵。虞君感慨地想:周国真是个讲究礼让的国家。人家这般谦让,怎好意思向西伯讲我们争地的事情?

天黑后,他们找到一处客店投宿。饭罢,芮君说:"虞君大人,我看姬昌真是仁义之君。我们的事,你以为他会怎么公断?"

虞君说:"自入周境,我一直在想我们为了几十顷土地要大动干戈,还为了这事跑到周国要求什么裁决,似乎我们是寸土不让似的。可是,西伯昌讲究礼仪,对国民注重教化,连妇孺之辈也知礼让他人。我们争夺不休的东西,恰恰是周人最不耻为之事,还有什么脸面去见西伯昌呢?"

芮君颇有同感,也说:"想起前些日子的争斗,我真感到羞愧。那我们还要为此去找西伯吗?"

虞君道:"去是要去。只是土地之事,咱们自己平分就是了。这次拜见西伯昌,咱们改称是来与周国订立盟约的。你看可好?"

芮君积极响应说:"好。"

数日后,虞君、芮君走进都城周原,只见男女各走一旁,老人和儿童也有人照料。进了顺天宫,又见各臣僚职责分明,秩序井然,不由得称赞道:"真是不虚此行。"令他们感到遗憾的是没有见到西伯昌,只得先到馆驿休息,等待侯爷归来。太姒非常热情,将二君安排至迎宾馆歇息。这是周国接待贵宾之处,修建得相当宽敞华贵。馆内的侍从也十分热情,对远道而来的客人服务周到。

这一日,虞君、芮君刚想小睡,却听得馆中有人喊道:"客人,侯爷到迎宾馆看望你们来了!"

虞君、芮君一跃而起,迎出门去,见到前来的果然是西伯姬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