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邑姜认父
就在文王访贤、姜尚出山的同时,远在故里的马玉凤却一病不起。她先是厌食,后是消瘦,最后是大口大口吐血。她的三个儿女和儿媳黄氏急得团团转,请来乡医面诊。乡医试脉、望舌、问疾,最后摇头叹息道:"生死有命,看来你们高堂的寿限到了!"
人生自古谁无死?马玉凤并不怕死,但是她不愿死,她还有很多心事没有了结!姜子牙是死是活她不知道。表兄宋异人曾捎来口信,说他去了西岐。为什么从此杳无音信,如石沉大海一般?她心上压着一块石头,至今没法放下。长子姜伋已经娶妻生子,二儿姜骆虽已定亲,却尚未迎娶。最令她放心不下的是女儿邑姜。女儿生得如花似玉,可孩子至今还没有见过亲爹的面。
乡医面诊的第二天黄昏,马玉凤忽然异常清醒,还吩咐儿媳给她做碗长寿面吃。儿女们知道,这是谢世前的回光返照,便问道:"娘亲,您还有什么事要嘱咐孩儿吗?"马玉凤脸上泛起多日不见的红色,喘息道:"二十多年来,伋儿习武,武艺超群,骆儿习文,文能成章,我死也瞑目了。我停下这口气后,你们兄弟把我埋在丝山脚下,脚往西,头朝东,等你们爹爹东归之日,我好面对面坐起来和他说说话。还有,你们要西去周国,万里寻亲。邑姜也要去,你要去跪地认父……"
姜伋、姜骆、邑姜一齐流泪答道:"孩儿谨遵母命。"抬头再看母亲,她已经面带微笑,瞑目归天了。姜家响起了一片哭声。
出殡那日,东吕里男女老少感激马玉凤生前的恩德,都来给她送葬,一直把棺木送到墓地。看着乡邻用黄土给她培起一座新坟,众人叹息道:"姜家奶奶是难得的好人。一生勤快,为人善良。唉!才六十八岁的年纪,不该走啊。"
上罢五七坟,姜家兄弟决定万里寻父。姜伋道:"小妹还是留家吧,与嫂嫂和侄儿作个伴。"邑姜不从,道:"母命难违,我要去西岐认父。"姜骆道:"可惜妹妹终是女流,于路多有不便。"邑姜道:"二哥说话无道理。母亲也是女流,为什么能独身自去朝歌?我自有脚,换上你的衣裳走路,路上行人谁知我是女子?"两位兄长被妹妹说服了,只好点头称是。
次日黎明,黄氏领了姜乞送三人出村上路。姜伋抛妻别子,心情异常沉重;姜骆经商于四方,今日只不过重上征途;只有邑姜,身着男装,处处感到新奇与兴奋。黄氏拉住邑姜的手,说:"妹妹初离家门,远行万里,实实令我担心!"邑姜却笑道:"大嫂放心。我一路小心谨慎就是了。"说罢挥手转身,飘然西去。
三人一路晓行夜宿。这日,来到一座小镇,住进客店。姜伋问店主道:"此镇何名?"店主答道:"此镇之西有一温岭,岭上长满兰草。岭、陵通用,当地人便称此镇为兰陵。"
那店主娘子直瞧邑姜,看罢笑道:"这位小哥长得标致!可惜我只生得两个儿子。要是有个女儿,一定送给你作妾作婢!"姜伋笑道:"感谢大婶夸奖舍弟,可惜他是个哑巴,不会说话!"店主娘子吃惊道:"真是苍天不公,可惜了这位俊美小哥!"
邑姜听得直想笑出声来,但她不敢说话。这是她上路前就答应下两位兄长的。
次日早饭用罢,三人结算店钱出门西去。临别之时,店主娘子还喃喃自语道:"这位小哥实在俊俏无比,可怜是位哑人!"
三人走上温岭,果见兰花满地,清香扑鼻,其美无比。顺岭而下,是一片树林。三人走到林边,却见树丛中跳出来五位壮汉。领头的满脸胡子,双目如炬,手握长剑,断喝道:"客官留步!有道是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就得破点财!"姜伋顺手从布囊中抽出宝剑,高声道:"可惜五位白来一趟,今日我是身无分文!"
胡子哈哈大笑,道:"无钱也能过岭,那得留下你身后这位姑娘!"
姜伋吃一惊,问:"怎么?敢情你们是拦路抢人?"
胡子笑道:"不错!费猛、费勇,代我教训这个村夫。"
两名打手饿虎下山一般扑向姜伋。姜伋见对面砍来了两把鬼头大刀,竟然把宝剑插入鞘内。只见他飞身跃起,眼明似闪电,双脚左右开,"嚓嚓"两下,踢中了费猛、费勇的手腕,那两把大刀霎时变成飞刀,刺到了路旁的两棵树上。两位打手吓得目瞪口呆!姜伋又顺手抓住他们的衣领,只用力一撞,费猛、费勇便杀猪般叫喊起来,头上起了酒盅般大小一对血泡。两人随即抱头鼠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