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梦回芳草思依依(4)

水长东 作者:杜若


吴昭训点点头,道:“这话不错。都说当年王爷那一场病是从那姓魏的女子身上起的,可凭它什么样的情分,人也死了那么多年,就算那丫鬟生得有几分像她,难道便真能兴出风浪来?”

话说到这里,彤珠忽然想起一事,悄悄地说:“早先曾听这府里的人隐隐约约地提起,那姓魏的女子,是前头坏了事的老魏家的孙女儿。”

吴昭训吃了一惊,忙问:“听谁说的?”

“延德堂的惠云,因说起侍琴,我说她倒是好大的气派,赶上等闲人家的小姐了,惠云便说,她既是相府的丫鬟,原也该有些气派。我听了也是纳闷,再问她,她却推说也是听人这么一提,并不知道究竟。可是昭训你想,若侍琴真是从相府出来的,姓魏的相爷那还能有谁?”

吴昭训听了半晌不语,双手搭在案几沿上,便如身后窗纱上的树影般,一动也不动。彤珠见她眼神专注,知她想得入神,以她的性子,这样认真的时候倒是一年也难得碰上几回。

天色不知什么时候暗了下来,就看窗纱上像晕开了一团浓墨似的,慢慢地将树影没去。蓦地,外面院子里“当啷”一片响,彤珠忙走到门口看了看,回头却笑着说:“起风了,看着要下雨了。”便命小丫鬟们照料院子里那些花草。

等转了一圈回来,吴昭训已经重又仰着脸,逗弄架上的鹦鹉。

“老魏家子息单薄,我记得孙子那辈只一个姑娘,想必极好。可是,听说老魏家查抄的时候,便与她母亲一处自尽了。哪里会又出来一个进了王府呢?况且王爷那为人行事,也不会弄这么大个把柄给自己。”

彤珠听了便笑答:“原是。我也是不大相信,所以听了就搁到一边,才刚想起来,也就那么一提。”却又压低了声音问,“要不要找机会探探侍琴的口风?”

吴昭训看了她一眼,淡然说道:“王爷把她放我屋里,话也是挑明了说的:那是魏姑娘留下的人,意思还不明白?我反倒不能让人动她,自己也更不能动她了。何况,侍琴那个性子,你问得出来什么?”

彤珠见她端起神色,便一旁垂手答:“是。”

吴昭训捻了一撮鸟食慢慢地喂给鹦鹉,过了一会儿,又说起:“有日子没打发人回家了吧?也不知爹爹娘亲他们都好不好。”

“昭训既惦记着,派个人回去问候一声就是了,老爷夫人想必也惦记着昭训呢。”

“过几日是我嫂子生日,我明天跟王爷提一句,你替我回去一趟吧。”

彤珠一怔,随即明白过来,走近了低声问:“可是要把那个话带回去?”

吴昭训微微颔首,随手将手中最后一颗鸟食往半空中一抛,那鹦鹉扑扇着翅膀追过去,哗啦啦一阵乱响。

既然有了端王的吩咐,太医自是尽心为如月调治,又有同院的姐妹轮班照料,总算拣回了一条命。

十月十八是端王妃三十岁的整生日,她虽因身子不好,常年静养,连院门也难得迈一回,早吩咐下从简,府中上下却仍免不了一番预备,早两个月便开始忙碌。针线上的活计越发多起来,各院有头脸的年轻丫鬟们尤其存着争强的心,便是用不着添新衣裳的,也变着法儿跟主子讨个赏赐,因此各人都忙得不可开交。

玉秀这日得闲,往针线上来看自己要的衣裳。一路走,闻着风中馥郁的桂花香,便见路边小丫鬟们在地上铺开白布,摇那树上的桂花下来做糖用。

方拐进绣房的院子,正见一个穿着淡青衣裙的丫鬟低了头往外走,不由叫了出来:“如月!”

如月抬头见是她,一脸惊喜地跑过来,握了她的手,却只叫了一声:“玉秀!”便说不出话来。

玉秀上下打量,见她脸瘦了一大圈,双颊依旧没有什么血色,秋风撩动她鬓边的发丝,看去倒似一枝瑟瑟的荻花。又看她穿了一身素绢的衣裳,只边角绣了四合如意纹,便说:“你身子刚好起来,该穿些颜色喜庆些的,只当去去晦气也是好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