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种说法,说是镖局的鼻祖应该是以山西戴家为核心的反清复明人士,他们打着保护商家的镖局旗号,其实为了护送反清的庞大资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戴家又是怎样一个家族?
在山西的镖局中最著名的当属祁县戴家的广盛镖局了。戴氏家族是祁县的名门望族,戴家祖上本是明朝的官宦人家,明亡后戴家后人不再做官而转为经商,家业依旧兴旺。
戴家作为明朝的官宦人家,自然富甲一方。清兵入关后,因受当时满汉情绪对立的影响,应晋商所邀,成立了自己的镖局,打着“以文会友”的幌子,广交天下反清复明义士,与顾炎武、傅山共谋反清大事。但随着清廷政权的逐步稳定,复明的希望也逐渐破灭了。到了乾隆年间,戴家镖局的掌门人戴龙邦有缘得到了在江湖上失落了多年的“心意拳”秘笈,于是开始潜心修练,不仅光大了自己的镖局事业,而且也使自己成为了武林界心意拳的一代宗师。
戴龙邦的儿子戴二闾,自幼承授父教,功夫更是了得。当时河北沧州一带常有强人出没,领头的是一位绿林英雄。这位沧州好汉也素闻戴二闾的大名,但心里却不服气,于是设下擂台,特邀戴二闾前去一试高低。沧州在历史上素有“武术之乡”的称谓,许多镖师更是视沧州为畏地,走镖到沧州地面时,向来是掩旗悄声而过,这就是后来江湖上的“镖不喊沧州”之传。这位沧州好汉自恃这个名头,自料戴二闾必不敢前往应战。但没想到戴二闾艺高胆大,居然果敢前往。比试中,交手只几个回合后,戴二闾佯败,却以一招“美人挂画”的轻功,将自家的身子从对方拳脚下轻轻脱出,又如被轻风吹起一般,牢牢贴在了身后的墙上。这一招让瞧热闹的外行看,分明是戴二闾被打出了擂台,但在能看出门道的内行眼中,戴二闾的功夫何等了得。戴二闾这一招既给了对方足够的面子,也显示了自己高超的功夫,一下子折服了对手,也折服了所有在场的武林中人。擂台上的对头由此而成为朋友,戴二闾的名声一下子传遍天下武林。戴二闾与对手成了朋友,从此沧州一带,也成了晋商平安过往的大道。到了祁县随意与当地人聊天,说起历史上的武林高手戴龙邦、戴二闾父子来,男女老幼无人不知。
戴龙邦、戴二闾过世后,戴氏传人是戴奎。此人是一位隐居乡间的武林高手。但因性格孤傲,一般商人请不动他。当时山西祁县最大的商号是史家开办的“大盛魁”和乔家开办的“复盛公”。两家虽然势力威壮,但其运货驼队却在草原上时常遭到土匪抢掠。匪头儿叫“流矢儿”,武艺高强,伸臂可举起牛犊,抬脚能踢伤烈马,摔跤赢遍草原,射箭百步穿杨。但却暗中勾结贼寇,作恶草原,商家无不受其伤害。一日,史、乔两家派一名叫二旦的商人,手提重礼来到戴宅。一一诉说“流矢儿”为非作歹的恶行,待戴奎听得怒形于色时,二旦又把厚礼送上,请他出山相助。谁知戴奎一言不发,竟将二旦连人带礼推出家门。二旦无奈,只好垂头丧气重返包头。
途中,二旦被一群土匪围住,要其留下千两买路银,否则暴尸荒野。领头的自称是“流矢儿”的大弟子飞骆驼。正当二旦危难之际,戴奎却像从天而至一样出现在面前,一挟一跃先将二旦放在临近屋顶,随后飘然落地,对众匪大打出手,转眼就撂倒七八人。飞骆驼见状便亲自上阵,照戴奎致命处就是一拳,戴奎轻轻闪过,未等敌手回转,已插进敌裆,大喝一声,将飞骆驼打翻在地。众匪见状,纷纷逃窜。戴奎也不追赶,只对瘫在地上的飞骆驼说了句“我是祁县戴奎,不服气到包头找我”,便与二旦扬长而去。
没出五天,流矢儿战书传到戴奎手中。戴奎如期从包头赶到归化应战,流矢儿见戴奎骨瘦如柴,气焰更盛,遂顺手将场外一个300斤重的圆椎石磙举起,扔到戴奎脚下。戴奎嘿嘿一笑,右脚一踩,将石磙就地转了两圈,猛一抬脚,已将石磙送到半空,不等石磙落地,一个“蜇龙登天”,已将石磙送出一丈开外,物落原地。流矢儿所带之人见状大吃一惊,流矢儿也不敢怠慢,便先向戴奎动手。其实,流矢儿根本不是戴奎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流矢儿已渐处下风。而戴奎却愈战愈勇,借流矢儿闪身时露出的空档,戴奎疾手如箭,呼的一下点住了对方腋下“夹窝穴”。不可一世的流矢儿一下子蹲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只对众徒弟艰难地说了声:“扶我回去。”回到家没出七天,就一命归天了。消息传到包头,史、乔两家闻风后,急忙置厚礼上门拜谢,但却又被戴奎谢绝了。
且不说镖局的鼻祖是不是山西戴家,仅仅是戴家这种英勇仗义、扶弱济危的精神,就值得我们学习的了。一个人具有了别所达不到的能力之后,能力已经不应该是其炫耀的资本,而应该成为扶危济困的倚仗,做不到这一点,具有了超凡的能力,取得了超凡的成就又有何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