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都是我自己造成的,”1994年,沃利对《旅行》杂志的记者迈克尔?瑞安说,“我被公司拒之门外,让我吃了苦果,我决定把这枚苦果榨成果汁。这样的教训以前就有过。可我却总是不能吃一堑长一智。每次在我得到教训的时候,我又会看到另一些机遇的出现,昭示着更加美好光明的未来……我知道,我应该好好利用这一段人生经验去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接下来的时间,沃利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慈善事业中,包括参加旨在防止青少年辍学的“美国城市学校扫盲志愿者”活动。
出于各种理由和目的,沃利以往各种生意上的联系完全被切断了。他不仅失去了公司的控股权,又失去了公司的所有权;由于他在一份不该签署的法律文件上签了字,致使他永远都无权开办同样的企业,甚至无权从事与他原先经营的这个行业有一点点联系的工作。这何止是一个限制竞争的条款,差不多是一份让沃利不得再踏入生意圈的约定。两年之内,他不得“代表任何组织从事曲奇的生产或行销”。
情况已然如此糟糕,没想到还会雪上加霜。著名的“阿莫斯”公司的所有者得到了一项法庭指令,禁止沃利使用他自己的或者与之类似的名字,甚至他的声音用于任何与食品相关的行业。这位让“阿莫斯”名噪一时的男人居然无权使用自己的名字!他非但不能使用自己的好名声,还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别人用它来赚钱!
这是职业生涯中的灭顶之灾。
如果我们翻开那些记录着创业者经历的历史资料,创业者后来遭到解雇的例子屡见不鲜。史蒂夫?乔布斯,苹果电脑公司的合伙发起人,在权力斗争中被迫出局,几年后他东山再起,重回公司。可是,法律禁止企业创始人今后在本行业中的任何企业继续使用自己的名字,这种情况却是绝无仅有的。
你亲手养大的孩子与你为敌,甚至把你踢到一边,我无法想像,那是多么令人痛心。在事业道路上蒙受了如此奇耻大辱,怎么才能重新站起来呢?
沃利的回答是,不要老想着它。不要念念不忘报仇雪恨,也不要对自己的痛苦和失去的一切耿耿于怀。你要继续生活下去,你要抬头挺胸,不卑不亢。你要提醒自己,你的才华远远胜过你的缺点。面对生活的变化无常和造物弄人,只管笑笑罢了。
我相信,只要沃利自己干得不开心,无论他正在从事的工作是什么,他都会高高兴兴地选择离开。正因为如此,在著名的“阿莫斯”公司进行重组并有了新的主人后,沃利不愿意继续留下来,充当无所事事的类似亲善大使的角色。他要对自己和那些了解他的人负责,他不能沉沦。最后,他给了这个世界丰厚的回报。
我报道过成千上万企业高管的事迹。有些人一直战绩辉煌,有的努力过、失败过,最终重新站了起来,还有的被命运打垮之后,从此一蹶不振。
我也认识许多管理者,他们在生意失败后变得愤世嫉俗。实际上,我曾认识的一个人在遭遇重创后,由于内心悲苦,他离开了妻子儿女,过起了离群索居的生活。
一般来说,那些不肯重新尝试的人,不会从自己的经历当中获得任何宝贵的启迪和感悟。也许是他们太骄傲,或者太自尊,他们无法面对自己的失败。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们从不愿谈论自己的失败。
沃利?阿莫斯却不同。他从来不避讳谈论自己的遭遇,他甚至将其作为反面教材供人们剖析。他从不浪费时间,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他把谴责的矛头对准了自己。他经常在文章和讲话中,指出他的自负和不善经营怎样使他最早创立的公司落入他人之手。
沃利的例子带给我们的教训是,吃后悔药是没用的。要想继续你的事业,必须在心理上放下包袱。“心态是个有魔力的词汇”,他写道。
沃利是这样写的,他也是这样做的。他是那么积极,那么开朗,让你觉得,即使他一无所有,仍会笑对人生。在他看来,最重要的是创业过程带给他的挑战和刺激,而不是赚不赚钱,或者生意是否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