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前的是生活了那么多年现在却形同陌路人的丈夫,而他了解我,正像我了解他一样。
约访人:王一平,女,三十九岁,深圳某公司职员。
她的故事有点特别,但也很典型,应该说在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夫妻关系中并不少见。夫妻交流的顿减,感情的突然淡泊,并不是因为第三者插足,而是这个年龄的男人在工作的巨大压力和生理机能的蜕变下,心理上容易带来的难以承受之重。
这篇文章发表后,有不少女性读者给我打来过电话,她们几乎面临着相同的问题,但很多人却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我在为她们担忧的同时,也想祝福她们一路走好,希望她们用夫妻的恩爱之情帮助丈夫走出迷茫,重新换来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
一
似乎从去年女儿上中学住校后开始,我渐渐感觉到我的婚姻有了问题。和丈夫孙强没有话说,晚上在家,我的任务是看电视,他则出去应酬,如果没应酬,不是上网打牌,就是自己抱本书看。一天到晚,我跟他说的话还不如我在单位和同事说得多。
往往等我钻进了冰冷的被窝,合眼之前,才突然想到这么一天又过去了,不是说我要跟他说话他不听,而是我几乎想不起来,如果想跟他说话,我会说些什么?
为什么就没有话说了呢?
我仔细想了想,我们之前是什么样子。那时孩子在家,读书上学,做饭洗衣,都围绕着她,忙碌中似乎从没有想过有什么问题。但是现在,一天又一天,我们的婚姻显然不太正常了。
这是否是书上常说的“ 婚姻疲惫期”?还是他在外面有了寄托,对我没什么兴趣了?
我们的婚姻和天下很多平凡夫妻的故事差不多。我师范毕业后分到中学教书,孙强是我们教导主任的小舅子,当时刚研究生毕业,人很内向,长得黑黑瘦瘦的。教导主任告诉他有我这么个人,问他想不想见一面,他说先不要告诉我,他来学校看看再说。
我还记得那天教导主任突然叫我去他办公室的情形,孙强就坐在角落里,正好背光,我刚一进去甚至没有看见那里坐着个人。说了几句话,他突然站了起来,走到我的跟前,教导主任介绍我们认识,当时那种气氛很暧昧,我立刻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当时我心里或多或少有点恼火,有种被他们合起来骗了的感觉。我要出去的时候,他主动提出和我一起走。到了外面,他说:“ 以后我可以给你打电话吗?”
在我们那个年代,这样的话就是一种明确要求做朋友的意思。我心里很乱,也不知道怎么说,说不行,怕会伤害他,说行,我连他什么样子都还没看清楚呢。最后我是胡乱点了点头算过去了。
我们相处了一年半的时间,大概这就是人们说的缘分吧,似乎没有很深的爱情,但两个人的脾气性格还是比较相投的。我上学年龄比较迟了,也想早点结婚,觉得结了婚人生就可以踏实地开始了。
也许在那样的年龄,人都会为自己的寂寞付出一些代价吧。
我们结婚了,很快有了孩子。他在政府部门工作,开始还觉得有意思,但渐渐地就觉得压抑起来。他其实是个个性比较强的人,还喜欢看一些古典文学的东西,所以似乎总是很郁闷。后来他就说要去深圳,我觉得太冒险,不想去。1990年冬天,都快过元旦了,一天下班,我正在做饭,他突然到厨房里对我说:“ 明天我就走了。”
我以为他出差,还反问一句:“ 去哪里?”
他说:“ 我已经把工作辞了。”
我立刻就傻了眼,那个时候,敢辞职的人很少,而且多是年轻人,我们这样有家有口也有正式工作的人谁会辞职啊,最多停薪留职。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当时住房条件也不好,厨房又小又黑,烟雾缭绕中,我就看见他愣愣地站在那里,什么也不说。
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想了半天,才把火灭了,出来问他怎么回事。他不说,我多问了两句,他索性生气,一摔门出去了。
那晚他是喝了酒回来的,喝得多了。第二天,竟然就真的走了。
王一平说,其实他们以前的交流就不是很好。至少孙强当年为什么要离开太原去深圳她就没弄明白。但他们的生活没有问题,感情上也和大多数夫妻一样,是平静而祥和的。两年以后,无法忍受夫妻这样分居的局面,而且因为孙强又重新做了公务员,分了房子,她就带着女儿也来到了深圳。
和大部分移民一样,开始的几年生活是艰难甚至苦涩的,我们两个人都在努力拼搏,在深圳的好处是只要你肯干,努力干,就能看到前途,就能挣到钱。我不再做教师了,做过营销、卖过服装、跑过贸易、做过文员,真是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到现在,也做得还算可以了,至少收入算是中上了吧。我们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过得自在起来,有了自己的房子、车子,孩子也上了最好的私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