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说,和孩子一出生就认同自己母亲的角色一样,女人天生在家庭关系上要比男人进入角色更快一些。如果男人在婚姻上迟迟不肯担起责任,甚至会产生有被套上笼头的屈辱与沮丧感,夫妻间的争吵会延续很多年,处理不好,往往会变成一辈子的芥蒂。
二
上学的时候,我有个男同学,叫陈刚,是我们班的生活委员,主要管发发饭票,这活儿特琐碎,谁都不爱干。他高高大大的,长得特憨那种,见人就笑,做事也特别细心,大家就让他当。以后好几年,他也不推辞,老师见他做事负责,让他当班长,他说不,就爱当生活委员。
那时女生楼管制,平常一般男生都不能上,就生活委员能上。大家就笑他,说当这个官是想上女生楼,他也不恼火,笑眯眯地,自嘲说,你们说是就是吧。
我们刚上学的时候,他就喜欢我,班上男多女少,我们又是个大班,我连人是哪个都不知道,他就给我写了一封情书,说看见我就觉得很亲切,很动心,他一直觉得自己喜欢的女孩子就我这个样子,温柔懂事大方的。那是我第一次接到男生的情书,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先压到枕头下面,再去问同学陈刚是谁。
周末他就来了,落落大方的,说要找我,因为听说我还不认识他,特意来给我一个认识他的机会。他这人就这样,做事特讲究有条有理,有理有据,在大家干什么都起哄瞎闹的年龄好像显得特别的老气横秋,一点也不好玩。
一年级时,我们班出去划船,大家都跟疯了似的,又打水又跳下去的,他却像个老母鸡似的坐在岸上看东西,还大喊大叫,注意安全注意安全。女生凑到一起就嘲笑他,说这么个男生简直是未老先衰嘛。
我对他不来电,最多感觉也就是像个哥哥。
见我没反应,他也就不再写情书了。等我和苏翰谈了恋爱,他还请我们吃过一次饭,好像真的是娘家哥一样,他还跟苏翰说,你要对张容好呀,要是她受了委屈,我可不饶你。
苏翰当时就有点不高兴,脸拉得老长,陈刚也就不说话了。等吃完饭,苏翰问我,他是你什么人啊,凭什么这么说话。我说他喜欢我,说的时候是有点女孩子的虚荣心的,想激起苏翰的醋意,没想到苏翰不吃这套,满不在乎地说,爱咋咋地吧,也有不少女孩子喜欢我呢。
大学毕业,我先结婚,过了四五年,陈刚也结婚了。他的婚礼我带儿子去参加的,他找了个小我们好多岁的小姑娘,女孩子不太漂亮,但特会撒娇,看得出来,陈刚是够惯她的。那时我的婚姻正处在非常疲惫的阶段,苏翰长不大似的光顾着玩,孩子又小,人特别憔悴邋遢,好多同学一见我就大呼小叫的,说你怎么就成黄脸婆了?
相比之下,陈刚倒是特别精神,我好像还没见过他那么精神呢,当然也是因为新郎官,好好收拾了的。他也说我,是不是太辛苦了,苏翰呢,忙吗?
我能说什么,这个场合总不能诉苦吧。事实上那天苏翰在家里睡懒觉,我让他带半天儿子,让我出去和同学聚会一下他都不肯。结果婚礼上儿子又哭又闹的,我也不敢多呆,喝了两杯酒就匆匆走了。
陈刚酒量也不行,但那天只要是新娘的酒,他是能代就代,我走的时候就看见他东倒西歪的了,醉意中还不忘扶着新娘的腰,因为她穿了高跟鞋,又是礼服。当时我就冒出了一个想法,世界上的男人原来是分两种的:一种让女人照顾,一种照顾女人。
年轻的时候,会觉得后者婆婆妈妈,可真的进入生活了,才发现这样的男人原来挺让人感动。
陈刚结婚一年后,也有了个女儿。我们虽然在一个城市,但却各忙各的,一年能见一次就不错了。大家事业家庭都是起步的阶段,时光匆匆,人也匆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在烦琐的家务和工作中习惯着人到中年的步伐,看看四周,大部分家庭不都是我这样的吗,男人女人,反正家里总要有一个人付出得多一点。而苏翰,我也掌握了他的规律,只要我把家里大事小事弄好,他能做到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就会是个好脾气的丈夫和父亲,晚上依然常和朋友们出去喝酒吃饭,在家就看体育比赛。用他的话说,男人嘛,哪个不是这样?没去找小姐,就是五好先生了。
三
儿子五岁的时候,苏翰终于玩出问题了。
他们单位有一个小女孩,也是个爱玩的,骑马、飙车、蹦迪、蹦极,还会吃,大街小巷哪里有好吃的她都知道。总之她的到来不仅带动了单位里年轻人的热情,对像苏翰这样的中年人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开始苏翰还在家里说,说谁谁可真能闹啊,跳舞跳着跳着就奔台子上去了,喝酒大瓶,大棵抽烟,还会绘画,有油画作品在哪里展览,特别有个性。生活这么多年,我了解苏翰,他骨子里其实对所有出格的东西都特别向往,虽然他从小到大也没疯狂到哪里去,但也许就是因为没机会疯狂,所以才会经不住诱惑。小半年后,他不再提那个女孩的名字了,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越来越晚,好不容易两个人能呆一会儿,却一句话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