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真实巴菲特——抄底爱好者(2)

金融史其实很有趣 作者:赵涛


巴菲特亦曾痴迷于技术分析,加尔菲德·德鲁关于零股交易法的书,他读了三遍,还研读技术分析专家爱德华兹和麦基等人的书。直到发现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巴菲特才相信自己找到了“真理”。实际上,技术分析只是给你提供了研究市场心理的一些工具,在天气预报上,属于“看云识天气”;在医术上,充其量是“望、闻”,还算不上是“问、切”。

巴菲特视之如父亲和教宗的格雷厄姆,对于金钱远不如巴菲特热衷。巴菲特走的是平民路线的反精英文化,而格雷厄姆则是人中龙凤的精英主义,他用法语阅读雨果、用德语阅读歌德、用希腊语看荷马、用拉丁文看维吉尔,喜欢写剧本,创作十四行诗是他的乐趣,在几个笔记本上写满了他的发明设想。除了不停变换的红颜知己以外,格雷厄姆对于凡间俗人俗事毫无兴趣。在格雷厄姆公司20年经营期里,它的年收益率比市场高出2.5%。熟悉基金史的人应该知道,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如果说格雷厄姆是价值投资理论的马克思,巴菲特无疑是列宁的角色。格雷厄姆对巴菲特的帮助,绝不仅限于思想与精神。他退隐江湖后,介绍了很多重要的客户给巴菲特。全国价值投资精神领袖的推荐和传人地位,对于创业期的巴菲特其意义不言而喻。

格雷厄姆急流勇退,将品牌和客户资源传给弟子,这是师傅的智慧;巴菲特青出于蓝,却坚持高举旗帜不动摇,只争实利不求虚名,这是徒弟的智慧,两者都不简单。

格雷厄姆急流勇退之后,巴菲特谢绝了接班的机会,自立门户。1955年年底,25岁的巴菲特杀回奥马哈小镇。当时,他有17.4万美元,每年的生活费是1.2万美元。自从他怀揣9800美元上哥伦比亚大学以来,截至1955年,每年的资金增长率都超过61%。1956年5月1日,巴菲特联合公司成立,20世纪最大的雪球正式开滚。

巴菲特的私募基金由客场转为主场的分水岭是1960年。在此以前,是他找别人投资;此后,是别人找他投资。开张仅6年,他管理的资产规模达720万美元,超过了他的老师,个人财产正式超过100万美元。

不过,若没有芒格的出现,巴菲特不会有今天。认识芒格前,巴菲特是格雷厄姆原教旨主义者,更关注的是“雪茄烟蒂”——即一家公司的关闭清算价值。芒格提醒他,应该更注意公司的存活发展价值,思考资产负债表之外的东西:品牌、管理、未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