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密室之谜(3)

格林家杀人事件 作者:范达因


"我们还没从头到尾、仔细观察过图书室,"万斯反驳道。"我在午餐时就告诉过马克汉了,到这儿来,主要的目的是要弄清楚托拜亚斯的文学鉴赏力。"

"而你认为那对案情很有帮助!"

"有没有帮助很难说。别忘了托拜亚斯的遗嘱特别把图书室留给警察局……让我们瞧瞧,这老家伙都看哪些书籍来消磨他的隐居时光。"

万斯拿出他的单眼镜,小心翼翼擦亮后再戴到眼睛上,然后转向最靠近他的书架。我向前跨步,从他肩膀上方看过去。当我飞快看过一遍覆盖着灰尘的书名时,差一点就惊讶地叫出声来。这个房间,无疑是美国最完整也最独特的私人犯罪学藏书室--我很清楚美国境内这方面最有名的收藏。犯罪的所有层面和所有可能的衍生结果,都汇集、体现在这些藏书之中。罕见的古老条约文本,早已绝版、现在却是藏书家喜爱的东西,都并肩立在托拜亚斯·格林的一层层书架上。

这些书的题材,并不局限于狭隘的犯罪学的阐明。所有各种各样与这主题有关联的旁系支流也都在收藏之列。一大片书架上,放满了精神病和矮呆病的专业书、社会的和有关犯罪的病理学、自杀、赤贫和慈善事业、狱政改革、卖淫和吗啡瘾、死刑、变态心理学、法典、下层社会的行话、密码写作、毒物学、治安方法论……这些藏书涵盖多国语文--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瑞典文、俄文、荷兰文,甚至还有拉丁文。

万斯两眼发亮,沿着拥挤的书架走动。马克汉也变得兴致勃勃,希兹则转动目光四处看书,两只眼睛已经看到了发晕的地步。

"天哪!"万斯低声地说,"警官,难怪你的部门会被选为这些巨著的监护人。好一个藏书室!多惊人哪!--马克汉,你难道不觉得,还好你哄骗老夫人交出钥匙--"

突然间他紧绷起来,猛地扭头望向房门,同时举起手来要大家噤声。我也听到门外的细微声响,好像是有人摩擦着门上的木雕,用意却并不怎么明显。我们紧张地等了一阵子,并没有更进一步的声音传来,万斯迅速踏步过去打开房门,但大厅里空无一人。他站在门槛倾听了一阵子,关上门,再度回到我们身边。

"我可以肯定,刚才有人在门外偷听。"

"我听到一种作响的声音,"马克汉支持他的说法,"我相信那可能是史普特或哪个女佣走过大厅。"

"万斯先生,我们为什么要担心有人在大厅附近闲荡?"

"你难道不知道?我自己也说不上来。不过,我还是忍不住要胡思乱想。假如有人在门外偷听,最少就证明了,我们的到场已经让那位知道事实真相的人紧张不安;要知道,可能有人很想弄清楚我们到底发现了什么。"

"呃,我倒看不出来,我们发现的事会让谁睡不着觉。"希兹咕哝着说。

"警官,你真是太没信心了。"万斯叹口气,走向柳条阅读椅前的书架,"这里也许有某些可以振奋我们的东西。让我们瞧瞧,死者有没有留下一两个好消息给我们。"

他开始仔细检查书架,火柴一根划过一根,从最高的隔板开始,有系统地细看每一横排的书。当他已经看到从地板往上数的第二层隔板时,忽然俯身下去非常仔细地盯着两本厚厚的灰色书籍看,然后他吹熄火柴,抽出这两本书走到窗边。

"这事儿真是奇哉怪耶,"匆匆看了一眼之后,他说,"只有这些从椅子上便伸手可得的书,最近曾被拿出来过。你猜这是什么书?一套老旧的汉斯·葛罗斯教授德文双卷本,书名应该是《调查推理的犯罪科学手册》。"他给马克汉一个滑稽的表情,"我说啊,该不会是你在图书室里花几个晚上研究怎么戏弄嫌疑犯吧?"

马克汉没有理他,他很清楚万斯一有烦恼时都怎么说话的。

"这一套主题和血案明显不相关的书,也许正好可以说明,"他回答,"拜访这个房间的某人,并不一定就是在这大宅犯下血案的人。"

万斯没有再说什么,细心地把书放回原处,匆匆看了一眼刚才还没检查的最底层。他突然跪了下来,又燃起另一根火柴。

"这里有很多本书被拿走了。"他的嗓音里,我察觉到一种拼命抑制的热情。"这些类别的书都不该放在这里,而且挤得有点儿说不过去。此外呢,书上也都没有灰尘……凭良心说,马克汉,你和你那爱怀疑的法律精神所要的巧合就在这里!注意听以下这些书名:《毒药:它们的影响与侦测》,作者是亚历山大·温特·布莱思(作者注:布莱思医生是克里朋审判时的辩方证人),和《法医学、毒理学和公共卫生学教科书》,作者是格拉斯哥大学法医学的教授约翰·葛莱斯特。这里还有弗瑞理奇·布鲁盖尔曼的《歇斯底里性麻痹症与梦游症》和席瓦兹华德的《歇斯底里症与半麻醉状态》--我说啊!这实在太诡异了……"

他站起来,激动不安地来回走动。

"不--不,绝对不是。"他轻声地说,"这简直不可能……关于她的事,冯布朗怎么会骗我们?"

包括希兹在内,我们都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因为虽然希兹不懂德语,这两本德文书的书名--特别是后面这本--不需翻译就能了解。歇斯底里与半麻醉状态译注:用吗啡及莨菪碱使人产生半清醒状态,服药者会有健忘与歇斯底里的现象。!歇斯底里性麻痹症和梦游症!这两本书令人毛骨悚然的书名,以及它们与格林家杀人事件的可能关联的惊人的暗示,让我不禁寒飕飕地一阵哆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