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弯新月在树梢后静静消隐,廊下积雪闪闪发亮。黎明已经到来了。天色蒙蒙亮,这肯定将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早晨了。
近日,北京出现了一个以融合南北双方关系为主旨的国事共济会,南方革命党的代表,是同盟会会员汪精卫,而北方政府的代表就是学部副大臣杨度。这个组织打出的旗号是:同舟共济,调停南北,促进和平。这个组织的出现,预示着南北和谈要开始了。袁世凯任命他的老友唐绍仪为总代表,又要杨度充当唐绍仪不公开的助手秘密斡旋南北议和。
杨度的学部副大臣其实没有做多久便被免去了,袁世凯许诺一俟大局稳定,一定会有要职相委。杨度已经经历过了不少政治命运的转折关口,此一次为最轻松最不痛苦的。学部是个冷清的衙门,杨度对它本没有多大的兴趣,更何况是个副职。他觉得自己和袁世凯已心照不宣,自己定会为即将诞生的新国家建立更大的功劳,自然也会在未来的内阁中占取一个更重要的席位,再进而成为中国大变局中冉冉升起的一颗政治新星。
杨度不着官服,而是西装,领带,法式皮帽,呢大衣,一身西人装束,抵达上海。和他形成对照,前来迎接他的南方革命党谈判代表伍廷芳,却还穿着中式长袍。伍廷芳算得上朝廷中的旧人,但却一脑门的新观念。1882年他留英归来,即入直隶总督李鸿章门下,前后十余载,多次参与清政府的对外谈判,还曾出使美国、秘鲁、墨西哥、古巴等国。
一直到这个时候,所有的事态的进展,都是按照他和袁世凯意愿向前的。应该说,在南方革命军根本无法与袁世凯的北军抗衡的情况下,袁世凯要想赢得战争的胜利,尽管会费一些周折,但总体上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但袁世凯却没有急去打垮革命军,而是考虑如何借助这股革命的烽火,逼迫清朝帝国退出历史舞台。袁世凯知道清政府的气数已尽,这个数百年的封建政权,已是藤枯瓜落的时候了。
此时对于南方各省的起义军来说,在巨大的军事压力之下,成立一个统一的政府以及军事指挥机构,已是刻不容缓。但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国体,对于全体革命党人来说,都是从未涉及过的新课题。对于黎元洪等旧军人来说,因为从未接触过西方思想,对于西方的政治一无所知;而对于革命党人来说,原先对于西方的政治制度也只停留在隔雾看花的程度上,一下子进入到操作阶段,未免会显得进退失据。
大清王朝的最后一个冬天,寒风凛冽。清军和革命军在汉口和武昌隔江对峙。11月15日,已经宣布独立的上海都督陈其美通电全国独立的各省,请派代表在上海开会,希望尽快结束群龙无首的局面,建立一个永久性的民国政府来代替帝国政府。至于民国政府的组织形式和原则,希望以美国制度为蓝本。陈其美在通电上说:
自武昌起义,各省响应,共和政治,已为全国所公认,然事必有所取,则功乃易于观成。美利坚合众国之制,当为我国他日之模范。
美之建国,其初各部颇起争端,外揭合众国之帜,内伏涣然之机,其所以苦战八年,收最后之成功者,赖十三州会议总机关,有统一进行维持秩序之力也……
持模仿美制架构建立政权的想法的,在当时中国大有人在。他们认为美国在各方面是最为优秀的,与中国的关系也最好,心理上最为亲近。1903年,青年革命家邹容在他名噪一时的著作《革命军》当中,即主张中国政治仿效美国。更早几年,在八国联军进入北京之后,光绪和慈禧逃往山西下落不明的情况下,当时各地方大员也曾有意自组美国式共和国体,选举李鸿章为总统,后来由于慈禧和光绪又在西安出现而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