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徐徐降临,双方仍然鏖战不止。汉东军将领王小胡发现士兵们已经渐露颓势,连忙对刘黑闼说:“看来是顶不住了,咱们还是趁早抽身吧。”刘黑闼虽然极不情愿,但他对战场上的形势同样不抱乐观,无奈之下,只好和王小胡等少数将领暗中撤出了战斗。
刘黑闼就这么脚底抹油、一走了之了,可他麾下的绝大部分将士却根本没有察觉,依旧在那里拼死砍杀。最后,汉东军再也无力坚持,只好向洺水北岸溃逃。
就在他们全部进入河沟的时候,洺水上游的滔天巨浪顿时轰然而下。
当精疲力竭的汉东军士卒睁着血红的双眼,看见一丈多高的洪水仿佛万马奔腾一样席卷而来的时候,他们几乎连恐惧和绝望都来不及体会,就在一瞬间被咆哮的洪水全部吞没……
此次战役的结果是:汉东军被斩首万余级,溺死数千人,几乎全军覆没,刘黑闼仅带着二百余骑逃奔东突厥。
听到刘黑闼逃亡突厥的消息后,山东(太行山以东)地区的部众顿时斗志全丧,纷纷归降唐朝。李世民乘胜东进,扫平了跟随徐圆朗叛乱的郓、曹等州,随后班师。
原本以为刘黑闼叛乱已告平定,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短短数月后,刘黑闼便借助突厥人的力量卷土重来,连克河北数城。刚刚被李渊任命为河北道行军总管的淮阳王李道玄在下博(今河北深州市东南)与其会战,结果也兵败被杀。
旬月之间,复仇之神刘黑闼再次克复夏朝全境,大摇大摆地进入了洺州。
对于李唐王朝的所有人而言,这显然都是个坏消息。
但是有个人却觉得这是天赐良机。
他就是时任太子洗马的魏征。
眼看秦王李世民几年来威望日增、功勋日隆,魏征一直替太子李建成感到忧惧。
所以在他看来,这一次绝对是李建成扬名立万的大好机会。他对李建成说:“秦王功盖天下,中外归心;殿下但以年长位居东宫,无大功以镇服海内。今刘黑闼散亡之余,众不满万,资粮匮乏,以大军临之,势如拉朽,殿下宜自击之以取功名,因结纳山东(崤山以东)豪杰,庶可自安!”(《资治通鉴》卷一九○)
李建成深以为然,随即主动请缨。李渊大喜,立刻颁发了一道诏书,任命李建成为“陕东道大行台及山东道行军元帅”,同时,宣布“河南、河北诸州并受建成处分,得以便宜从事”。也就是说,整个潼关以东的所有唐朝将吏全部要受李建成一体节制,且赋予了他临事专断之权。很显然,李渊也担心李世民的功勋和威望盖过李建成,威胁其储君之位,所以要刻意抬高李建成的身价,提升他的威望。
李建成出兵河北后,采纳了魏征的建议,采取政治与军事手段双管齐下的办法,尽力安抚原夏朝的将领和官员,同时将汉东军的战俘全部释放,让他们各回家乡,从而收揽了人心,并极大地削弱了刘黑闼在河北的群众基础。
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十二月,李建成率部在昌乐(今河南南乐县)与刘黑闼对峙。但是尚未开战,刘黑闼的部众便开始纷纷逃亡。刘黑闼无法禁止,只好率余众不战而逃。李建成在后面紧追不放。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正月,刘黑闼逃到饶阳,被他的部下、饶州刺史诸葛德威诱杀。至此,轰轰烈烈的刘黑闼叛乱彻底平定。
同年二月,徐圆朗势穷力蹙,弃城而逃,被流民所杀,河南平定。
三月下旬,梁师都的大将贺遂、索同率领下辖的十二州降唐。梁师都的势力从此大为削弱,虽然仗着突厥人的支持不时犯边,但基本上已是日薄西山,难以有何作为。
此外,尽管各地还有一些零零星星的小规模叛乱,但都不成气候,李唐王朝似乎已经完成了统一,天下似乎也已经恢复了安宁。
可是,就在这一年八月初,最后一波大规模的叛乱爆发了。
叛乱者是辅公祏。他在丹阳(今江苏南京市)称帝,国号为宋,还煞有介事地设立文武百官。然而,在天下皆已归心李唐、海内普遍渴望和平的大背景下,辅公祏此举无异于自取灭亡。
李渊当即下诏,命各地唐军兵分四路,以李孝恭和李靖为首,大举发兵讨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三月,李孝恭和李靖在芜湖击败宋军,并迅速北上,一举攻克梁山(今安徽和县南)的三座军镇,进而攻至丹阳城下。辅公祏怯战,率数万人马向东逃窜,但是一路上部众却不断逃散,最后身边只剩下数十个人。最后逃到武康(今浙江德清县西),遭当地流民袭击,辅公祏被生擒,旋即押赴丹阳斩首。
至此,江南彻底平定——“北自淮,东包江,度岭而南,尽统之”。(《新唐书·河间王孝恭传》)
李唐王朝从立足关中、帝国草创到扫灭群雄、统一海内,整整用了七年的时间!
在这个定鼎天下的过程中,建功最著者当非李世民莫属。
自大唐开国以来,每一场重大的战争,每一个危急的时刻,他总是挺身而出,并且每一次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他已经成了李唐王朝当之无愧的中流砥柱!
通过几年来的南征北战,李世民的地位、权势、功勋、威望均已达到人臣的顶点;同时,天下的英雄豪杰与文人名士也纷纷集结到了他的麾下,形成了一个实力强大的政治集团。如此种种,不能不令高祖李渊和太子李建成感到深深的不安和忧惧。
所以,到了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统一天下的战争刚刚结束,另一种更为残酷的战争就开始了。
那是李唐王朝内部的战争。
准确地说,是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你死我活的政治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