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成功与失败(2)

协助孩子反败为胜 作者:蔡典谟


失败并不可怕,世界上许多有杰出成就的名人也曾被认为是失败者。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在六年级时成绩不及格;爱因斯坦高中成绩一塌糊涂,大学也没考上;爱迪生的老师说他笨得无法教,发明电灯的过程中失败了3000次,最后却拥有1093件专利产品;华特·迪士尼曾被报社解雇,因为他“没有好的构想”,但他继续努力创造了米老鼠、唐老鸦等卡通形象,以及老少皆爱的迪士尼世界;乔登在高中时曾因技术不好而进不了篮球校队,但他继续努力,终于成为世界知名的篮球明星;李安中学成绩普通,但他在戏剧方面不懈努力,最终成为世界知名的导演;孙中山先生进行革命也历经了9次失败,但在第10次时总算成功了。

失败却要不失望,这是一件难事;失败后觉得不快乐,这是很正常的事。人人都会经历失败,因此要学习如何面对和处理失败。一个人不会因为失败一次而永远不成功,因为世界上获得成功的人都曾经经历过失败。因此,失败了也不必灰心,更不必放弃。一个人在迈向目标或完成工作的途中,遇到失败和阻碍是在所难免的,重要的是要能面对并了解失败的原因,并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从而在失败中获得成长。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和处理失败,那么失败就会成为你反败为胜的基础。

孩子的可塑性强,生命力旺盛,如果一时表现不佳或成绩不理想,父母及教育人员要保持理性,给孩子情绪上的支持,并协助孩子检讨失败的原因。导致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除前面提到孩子对失败原因的看法外,信心不足、动机不强、方法不对及努力不够等都可能造成孩子表现不佳。另外,除孩子本身的原因外,学校课程、教材、教法、作业、课外活动、老师和同学等的影响,甚至家庭环境及父母的教育方式等也都会影响孩子的表现和成绩,本书第四章有进一步的分析叙述。

父母与教育人员如能检讨失败的原因,针对症结问题,运用本书中所提供的策略,积极协助孩子发挥潜力,假以时日,必能见到孩子的进步。

人人追求成功

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旺盛的生命力与丰富的潜能,若能好好发挥,就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而使人获得成功。成功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只要有意愿,人人都可以追求成功。

一根草,一滴露

伟人的成功事迹常令人精神鼓舞,一般人多少也曾体验过胜利的滋味,是一种充满自尊、满足和令人愉悦的感觉。在人生的舞台上,取得胜利和成功的人常受到观众的欢呼鼓掌,这种美好的经验人人都应该去体会。世上没有永远只能为人鼓掌的观众,正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抓住机会并积极采取行动,就一定能找到一方属于你自己的表演舞台。

一般来说,最令父母和老师感到快乐的事莫过于看到孩子获得成功。事实上,没有一个孩子天生注定是个失败者,每个孩子都有很大的潜能,也都有获得成功的空间。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脑力是由大约140亿个脑细胞所产生出来的,人类终其一生,可能用不到其10%,可见人类的潜力有多大。因此,父母及教育人员要运用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发挥潜能,这样他们都会拥有获得成功的经验和体会。

如何论定成功

如何论定成功?输赢由谁来决定?对象不同,看法也会有所出入。同样考80分,甲生可能觉得自己已经考得很好了,因为他期望的分数是75分;乙生可能觉得自己考得太差了,因为与他的期望分数95分差距太大。也有可能孩子觉得考得已经不错了,但父母却认为考得太差,因为邻居小孩考了90分;或者老师觉得考80分就已经够好了,但是孩子仍耿耿于怀,因为邻座同学考了95分。

对成功的论定不只因人而异,也会因重视领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美国许多学校重视运动明星,因此球打得好的学生被视为成功的典范,很会念书的学生则被视为书呆子。反观国内,则又过分重视功课表现,特别是与升学有关的主科,主科优异的学生常被视为好学生、学校表扬的模范及老师夸赞的高材生,往往只有班上或全校前三名的学生才会受到表扬。在这种重视主科成绩及团体比较的学校环境中,功课不是顶尖的学生认为自己要取得成功是比较困难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