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落差高的孩子,父母及教育人员应积极采取行动,尽快协助孩子改变,否则范围大、落差高且维持时间长的话,孩子就会逐渐形成一些负面的特质,如自信心低落、动机减弱和消极被动等,这些特质一旦定型,低成就会得到持续保持。心理学家发现,孩子低成就的现象一旦持续时间长了,尤其拖到了高中阶段,再想克服就相当困难了,甚至会延续至成年而影响其一生。
低成就有真有假
低成就指能力与成就间有落差,学生的成就需要通过其成就来进行评估。问题是如果学生不是不能而是不为,其成就的评估就很困难。尤其是资优生,他们可能因讨厌没有挑战性的工作而拒绝表现,也可能因为课程安排不适当,无法引起他们的学习动机,因而造成低成就。
一般来说,资优生可能会讨厌机械式的单调练习。国内学生受升学主义影响,常被老师安排进行许多单调的练习,资优生或许会因功课太简单、无聊而拒绝做,容易被老师误认为不用功而影响成绩。这种低成就是学生拒绝表现,而非不能表现。
在学校里,人际关系问题常是资优生的困扰。年级越高,同学的重要性就越大,而面对大部分成绩平平的同学,资优生常常会因表现突出而孤独。如果想要被同学接纳,那么资优生就有可能刻意认同于一般同学的行为,如作业方式、考试成绩等。如此一来,能力很优异的资优生的成绩表现就会像水平一般的学生那样,那么他就有可能被依前述定义而被界定为资优低成就学生。
另外,在家庭里,如果因沟通不良导致亲子关系恶劣,孩子也有可能故意跟父母作对。父母要孩子考高分,他偏要故意考差来气父母,虽然孩子能力不差,但成绩却令父母失望。上述学生不是真正的低成就,只是拒绝成就,其问题所在与想得高分却无法如愿的学生是不一样的。
帮助孩子克服低成就
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是很普遍的现象,尤其孩子的能力是多元的,总有些能力尚有发展的空间。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而失败或遭受挫折。当孩子的成就与能力间产生落差时,父母或教育人员如果能及时发现,并采取一些措施来协助孩子的话,那么这将会是孩子反败为胜的关键。若未能及时发现,任凭孩子在失败、挫折中挣扎,使其丧失自信心、学习动机,就有可能由原来的少数科目扩展成所有科目的成绩普遍都不佳,由短暂失败演变成长期低成就,甚至终其一生都在低成就的漩涡中哀怨叹息。
因此,父母及教育人员应了解孩子的能力,注意孩子的发展,在孩子出现低成就现象时能及时发觉,并把握重要时机进行辅导,以避免低成就造成长远的不利影响。
低成就的出现时机
研究人员发现,低成就的现象一般都是从小学中高年级开始出现的,初中阶段也很普遍。男生比女生出现得早,且男生的比率比女生高,女生低成就则在初中及高中以后有增加的趋势。上述现象是国外研究的发现,其结果值得我们参考。
笔者通过研究国内低成就学生发现,小学中高年级出现低成就的现象也很普遍,其中一个发展模式是由于许多孩子在小学低年级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聪明的孩子很快就了解了上课内容,在课堂上会觉得无聊而东张西望或做自己的事而不听老师讲课,这样慢慢就养成了上课不专心的坏习惯。低年级的功课简单,孩子凭借聪明、记忆力强,即使不认真学习,成绩也仍然不错,到了中高年级,课程难了、多了,如果依然故我,还是继续使用低年级时的方式学习,成绩就难免会退步。父母见孩子成绩退步,就会不断地唠叨、责骂,孩子的自信心因此渐失,功课成绩也越来越差,最终成为了低成就学生。
此外,在小学到初中阶段及初中到高中阶段,课程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有些孩子容易因衔接的问题而出现成绩退步的情形。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学校常强调学生要遵守纪律、要安静地学习,这样的要求比较符合女生的特点,因此女生的表现比较容易受老师的肯定,其学校生活也就比男生成功。相反,男生活泼好动的个性比较不讨好,容易受到老师的排斥,因而会影响到其学习成绩。女生到了中学以后,低成就的现象也会增加,原因可能与同学及一些不利于女生发展的价值观念的影响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