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写几个小数,然后我们一起给它们的小数点搬搬家,看它们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女儿忽然对我说:“妈妈,原来小数并不是那么让人讨厌。”在这一过程中,孩子自己还总结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就变小;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就变大。
一二年级的孩子是很奇怪的,当他们对某些知识不感兴趣时,无论老师或家长费多少口舌,他们往往就是学不会这些知识。但一旦他们对这些知识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完全解除先前自己对这些知识的“偏见”。其实,让孩子对那些知识感兴趣也是很简单的,只要家长把这些知识融入孩子的心里就可以了。那如何才能把知识融入孩子的心里呢?其实,在很多时候,家长仅仅需要改变一下语言。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对小数大小的影响”,这句话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些抽象,也有些费解。但上述案例中的那位妈妈用孩子们的语言对这句话进行了翻译,就变成了“我们来给小数点搬搬家,看搬家后的小数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这样形象又充满童趣的语言,孩子接受起来就会顺利得多,而且,家长这种充满童趣的语言,还会引发孩子对小数的探索欲望。
所以,当孩子对某些知识或某些学科存在偏见,或不感兴趣时,家长不妨用充满童趣的语言,或者通过讲一个小故事的方法,使孩子对这些知识和学科重新认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
当孩子不喜欢做应用题时,家长不妨把孩子喜欢的那些动画形象编入应用题中,去激发孩子对应用题的兴趣;
当孩子对某篇课文不感兴趣时,家长不妨给孩子介绍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以及作者小时候的故事,这样孩子很可能就会带着极大的兴趣去品读那篇课文;
当孩子不想去记忆那些冗长的文化常识时,家长不妨给他们打这样一个比喻:这些知识能够使他们变成文化方面的“超人”,掌握的知识越多,就越来越接近“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