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玛丽亚呢?”戈波特夫人焦急地问孩子们,“亲爱的孩子们,你们看见玛丽亚了吗?”“我知道她在哪儿。”10岁的克莱顿洋洋得意地说。昨天在玩捉迷藏的游戏时,他无意中发现了玛丽亚的秘密实验室。“好吧,克莱顿,你去把她找来。”克莱顿飞快地向储藏室跑去,他愣住了,玛丽亚不在。她在哪儿呢?克莱顿沿着走廊边走边想。当他路过厨房时,无意中看见玛丽亚正在盘弄着茶碗和碟子。“哈,我可捉住你了。怎么,不当教授,改行当家庭主妇了。”克莱顿很喜欢这个表妹,总想法子来逗她玩。
“才不是呢!”玛丽亚丝毫不在意表哥的话,“我发现了一个秘密。”玛丽亚低声地很神秘地说。
“什么秘密?”克莱顿顿时被吸引住了。
“只要先在茶碗和碟子之间洒一点水,这样,茶碗就再也不会滑动了。”玛丽亚洋洋得意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告诉表哥。
“小丫头的鬼把戏,我不相信。洒上水后更容易滑。上次妈妈擦了地板后,我差点滑了一跤。”克莱顿对玛丽亚的秘密大失所望。
“不信你试试。”克莱顿半信半疑地拿茶碗和碟子试了试,果真如此。
两个小家伙正七嘴八舌地议论时,玛丽亚的父亲戈波特先生来找他们了。他们把茶碗和碟子的秘密告诉了戈波特先生。“爸爸,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有摩擦力的缘故,你长大了就会知道了。”“我长大了一定要把所有的问题弄清楚,像您一样当教授。”“对。”戈波特先生兴奋地举起了玛丽亚,望着茶碗和碟子意味深长地说:“你长大后一定能当教授的!”
玛丽亚从对茶碗和碟子的“研究”开始,逐渐对物理学发生了浓厚兴趣。长大以后,不仅成为了一位名教授,而且在1963年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除了实验,“玩”也是“做”的重要方式之一。人喜欢的“玩”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纯粹为了轻松,什么也不想做,属于“游手好闲”的玩。还有一种是一种探索性的玩,凡事想弄个究竟,想玩出点花样。同样是玩游戏,有的人能从玩中学会自己编游戏程序,而有的人则沉溺于其中,荒废青春年华。所以从本质上来说,玩也不是完全一样的,区别的关键在于在玩的过程中,大脑是被游戏牵着走,还是在为游戏设计规则、进行改进和提高。
一位母亲兴奋地讲起她儿子“玩”出来的幸运和机会:儿子从小就特别爱玩电子游戏机。我们认为太耽误学习,也影响身体,可是他仍旧钟情电子游戏,我们的各种劝说和阻挠都无效,玩游戏机的“恶习”一直伴孩子读中学、考大学,直到孩子大学毕业。我们一直认为,假如孩子不迷上游戏机,孩子一定能考上清华大学,而不是电影学院;另一方面,我儿子从小就爱玩游戏机,我和他爸爸从来就认为这是不务正业。可是再三限制我们也知道,孩子的游戏是越玩越精,成了同龄人中的高手,没有他不知道的游戏软件。
这两个月,儿子同时被几家国外的大公司选中,并许诺高薪聘用。我们自然非常高兴,因为今年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很难。一天,儿子在聊天中透露:各大公司争相聘用他的原因就是他的游戏机“玩”得太好了。他不但能玩市场上已有的各种游戏机,还能“玩”正在设计中的最新的游戏软件,并能提出改进、完善和发展新的游戏软件的思路和构想。而各大游戏软件制作公司缺的就是这种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玩”游戏经验的人才。儿子无比感慨地讲道:没想到我的工作居然是“玩”出来的!他还感谢我们父母没有千方百计地“纠正”他玩游戏机的“恶习”。知识是动手操作的生长点。任何动手操作的成功,都离不开知识。在探索性的动手过程中,可能我们刚开始并不很清楚里面的规律及蕴含的知识,但是操作的过程只有符合了规律之后才能成功。所以,对于动手操作来说,最终总结出其中蕴含的知识非常重要。只有总结出了规律性的知识,操作才有推广的价值,才能更有效、更高效地推广利用。
恰当进行自我评估
对于平时学到的知识,你能把它们记住,较好地运用于解答具体题目吗?
你经常把学到的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