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节 以生为本,构建新型课堂教学结构(2)

春意来,草自青:生本教育的理念与操作 作者:周玉娥


息,整理信息,内化信息,调控信息,分享信息。

学生遇到了不确定的问题情境,而这个问题又是他们最终必须确认、加以描述和有待解决的问题。当你将学生视为前置性研究者时,问题探究学习便开始了。他们从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深入研究问题,逐一解决问题,在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孩子们精彩不断,亮点多多,真可谓奇思妙想、无奇不有 教师做适当的调控和点拨,则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例如,何建芬老师在教学六年级教材《也要学会的另一课》时,从选课到问题的探讨,到品读的感悟,到思想的升华,都以尊重学生生命的自然发展为主旋律,促引了整个课堂学习动态的自然生成。在课堂上,学生读自文本,又读出文本,甚至超越文本,从课文中对“学会认输”的理解到对现实“永不言败”的论证,到对自强不息的感悟与提升,都凝聚了孩子们发自心灵深处的呼唤,灌注了孩子的长期阅读积累的生成。尤其是当教师引领学生展开对“学会认输”和“永不言败”哪个更重要些的自由辩论时,同学们从课内到课外、旁征博引、触类旁通、厚积薄发。通过探究,将文中亟待解决的相关问题和知识点自行剖析,将文章的精髓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发掘出来。学习研讨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不但生成了知识,增加了阅历,还积淀了素养,激活了思维,这就是“生本”所独具的“唤发学生生命活力”的匠心所在。

因而,是“生本”令老师相信了学生,尊重了学生,依靠了学生,从而直接推动着学生在学习的舞台上尽展“真我”的风采!这种卓有成效的训练平台,给予了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提升生命质量的空间。

2004年12月,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院士听了我校生本实验(1)班的课,非常激动,颇有感触地说:这样的课太让人感动了,这简直是在享受着一种文化大餐和盛宴。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吕达听课后,在“两岸四地”教学研讨会上说,华阳小学生本实验班学生,男同学一个个像绅士,女同学一个个像天使。

生本课堂在教法上有如下两大特征:

重在课前预习。学生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深入理解、研究。

堂上展示。具体到语文科教学,展示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通读感悟;二是品读赏析,联系文本和所感,读读 划划 想想 议议 说说;三是拓展延伸。结合文本的学习,触类旁通。带着实例和体会汇报,拓展思维空间,开拓视野,丰富内涵,资源共享。而数学科教学则同样是先做后学,先学后理,堂上展示。一是教法上,少教多学,少给多试,以学定教,以学促教;二是在学法上,采取组内讨论 班上汇报 互动评点,最后巩固练习。

以上所采取的形式有:静思 互议(四人小组) 汇报(向全班) 评点。

综合评研

评研是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有力保障。

“综合评研”是以“尊重学生主体,突破常规频考重围,取代以外力为主体”的评价形式。根据生本研究的特点,拟定并实施综合评研的测评方式,其具体做法是:一是一周一小评,一月一大评,学生根据自身的综合表现进行自评、小组互评、班级评比;二是一改传统的考试方法,根据省教科所规定评价内容(含口试、笔试等),让学生自评、自查,由四人小组讨论、互评、互研,然后,由小组集体讨论,出一份试卷,与全班同学交流分享。之后,任选一份试卷测试,小组评阅后交由老师批阅。通过这种互动式“两评、两研”的综合测评,自始至终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交互性、创造性、包容性,全体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全教学与评价过程,教师起点拨与调控作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