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态29:总想和他人比一比(1)

成就孩子一生的50种心态 作者:刘艳霞


关键词:攀比/Competition

攀比也是一种很正常的心态,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都有攀比心,包括孩子。有时候这种心态的存在可以促使孩子去努力,比如努力学习、努力考一个好学校、努力获得奖项等等。但是,如果将攀比用在过于讲究穿着、打扮,一味地追求高档、名牌效应,则不是一件好事。

古人曾说 有钱难买幼时贫 ,其意并不是说刻意让孩子去过贫穷困苦的生活,而是要为孩子创造俭朴的家庭生活环境,让孩子养成节俭的美德。虽然现在有的父母已经意识到培养孩子节俭的重要性,但是,也有很多家庭忽略了这一点,只要孩子有所求,他们就尽力满足,因此很多孩子都养成了攀比、大手大脚花钱的坏毛病。

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曾说: 不管您的经济条件如何,请记住,在给孩子零花钱时,一定要有节制,切忌随意多给,也不要有求必应,要把钱的数额控制在孩子有能力支配的范围之内。 那么到底给孩子多少零花钱才合适呢?这主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消费需要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孩子的消费主要包括购买学习用品的费用、餐费、交通费,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消费情况作一个预算,并告诉孩子,除特殊情况外,给他的零花钱绝不会超过预算,这样让孩子心中有数,花钱时他就能有计划,有节制了。

老高是温州一家私企的老总,企业的年利润达9位数字,但是他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却和邻家女孩一样,穿着普通的运动服和运动鞋,背着普通的书包,坐公交车上学,和别人一样买早点 很多人见此都不解,认为老高不爱孩子只爱钱。其实不然,老高对女儿的爱并不比别人少,但他认为,爱孩子是不能够用花在他身上钱的多少来衡量的。还在女儿小时,老高就经常教育她: 要节约用每一分钱,不该花的就不乱花。买衣服不要只盯着名牌、时髦的款式,穿着得体、舒适就行;饮食要荤素搭配,能在家里吃就绝不到外面买;对家里的物品和学习用具要爱护

老高教育女儿要节俭,不乱花钱,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虽然企业规模大,效益好,但富裕起来的老高并没有买名车,购豪宅,他们全家依然住在创业前就住的普通居民楼里,开的车是国产车;在公司里和员工一起吃大食堂,不搞特殊化。在父母言传身教下,老高的女儿从小就养成节俭的好习惯,她甚至把父亲给她的有限的零花钱都拿出来捐给了 希望工程 。

但是,在我们周围,有很多父母却忽略了对孩子的节俭教育,包括部分贫困家庭的父母,他们认为 再苦也不能苦孩子 ,宁肯自己节衣缩食,也不愿 委曲 了孩子。事实上,大街上那些经常穿着名牌运动服,经常上 肯德基 ,小小年纪脖子上就挂着名牌手机的孩子,有一部分就来自于贫困家庭。虽然让孩子适当地享受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很多父母却没有把握好这个度,只要孩子有所求,他们就有所应。时间一长,孩子在吃、喝、玩、乐方面越来越讲究,零花钱是越要越多,如果稍不如愿,便耍脾气抗议,甚至自己从家里偷,从社会上抢。

显然,如果任由孩子这样继续发展下去,孩子是没有前途的,所以,父母应该重视对孩子的节俭教育。

警惕孩子的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是一种不愿落后于人、超群好强、物欲很强的内心综合流露,这种心理在成人之间比较常见,情节较轻的表现为凡事争强好胜,较重则可发展为妒忌心理,而随着物质社会的不断发展,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今,不少孩子也存在这种攀比心理。

舟舟的妈妈是一所中学的校医,父亲是一名中学老师,一家三口的生活偶尔也会有些拮据。但是为了舟舟,他们总是尽可能地满足儿子的任何要求,哪怕有时候的要求很无理。平时有什么好吃的总是留给他,舟舟想要什么父母都会买给他。而他们自己总是过得很节俭,平时舍不得买一件好衣服,希望把钱攒下来留给他上学。不仅如此,他们还把舟舟送进了一所贵族私立学校。

上学之后,舟舟的同学大部分家里都有私家车,上学的时候都是坐家里的车。舟舟的家里没有买车,每天都是妈妈骑自行车送他上下学。每次送他上学时,离学校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他就不愿意让妈妈再送了,似乎不想让同学或者老师看到似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