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学习篇(18)

影响孩子一生的50种习惯 作者:刘艳霞


3.观察要伴随着思考、想象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否则,观察只能停留于表面,不能进一步探索现象背后的本质。

习惯8:掌握记忆的方法

关键词记忆

记忆是指人的大脑对经历过的事物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把某一事物记住,在未来某个需要的时候就把它轻松地从大脑中调出来。这就好像把某种东西放在一个特定的地方,需要的时候再取出来一样。

人的记忆伴随着人的一生,与生活、学习、交往活动息息相关。有很多伟大人物的记忆力都非常好,他们讲话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实际上,这表明他们的记忆力、说话的逻辑能力都非常强。

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小时候看爷爷抄古文《东都赋》,当爷爷抄完后,他就能够背出全文了。茅以升的记忆力非常好,在晚年的时候,他还可以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面百位精确的数字。

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在缺乏资料和标本的情况下,凭记忆力完成了近70万字的两部著作。

拿破仑对于当时法国海岸所设置大炮的种类与位置,都能正确记忆,并且能轻而易举地指出部下报告中的错误。他甚至对各邮政驿站的距离也记得非常清楚,比当时法国的邮政大臣还厉害。拿破仑还可以记住见过的每一个士兵的名字和面容。他说: 没有记忆力的脑袋,等于没有警卫的要塞。

有许多家长经常抱怨,孩子记性不好,学过的东西记不住,或者平时记得好好的,一到考试就忘了。许多人认为,记忆力是天生的,其实,记忆力是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的。

据史书记载,我国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小时候曾经记忆能力不强,念书时,背诵的作业总不能顺利完成。老师检查时,他往往丢三落四。当他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之后,加强训练,抓紧一切时间进行背诵练习。经过一段时间刻苦努力,终于成为记忆力较强的人,为他以后成为大学问家创造了条件。

家长要知道,影响孩子记忆力的因素很多,比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记忆方法、睡眠质量、情绪好坏、身心健康状况等,但最关键的还是要找到良好的、适合自己的记忆习惯。所以,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记忆习惯,在影响孩子记忆力的因素上下功夫,力争把这些因素积极化、正面化,为孩子的记忆力品质增添一份力量。

记忆 不是简单重复

记忆是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重现。要想使记忆的内容深深留在大脑里,重复记忆自然是不可缺的。然而,重复记忆却又不是机械记忆。所以,家长必须让孩子学会了解:记忆 不是简单重复的过程,而是需要运用智慧,这样才能让孩子的记忆速度更快,记忆的内容更加牢固。

据某报刊登,某学生在一次语文测验中,因考得不太理想,语文老师罚该学生把所有生字和词语各抄10行,第二天上语文课时必须交上 该学生说: 我手都写麻了,我写的这些生字和词语记住多少我不知道,可它们排列的顺序我差不多都记住了。

重复是一把双刃剑,熟能生巧,也能生厌。如果家长只知道重复的好处,忘记了重复的坏处,不能掌握火候,结果就会把好事变成坏事。因为,人的记忆过程并不像录音机那样,是单纯的信息录入过程,它是和情感搀杂在一起的。因此,结合上述事例我们得出结论,家长对孩子的 罚抄 行为并不可取,甚至会使自己的孩子产生抵触情绪。所以,想使孩子的记忆变得牢靠,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养成好的记忆习惯,并把材料与孩子的生活、情感联系起来,使孩子们一看到这些事情,脑海中就能够重现这些场景。

【父母应该做的事】

1.建立有规律的日常生活习惯,将有助于强化孩子的记忆力。

2.玩你问我答的游戏,通过问问题,强化孩子的记忆力。这样能让孩子从记忆中找到相应的信息回答问题,锻炼记忆思考能力。

3.让孩子亲自动手,这样记忆的效果会更牢靠。大人是孩子的榜样,孩子通过模仿大人的行为来建立自己的行为模式。

4.讲自己过去的故事。选择一个让孩子印象深刻的经历,和他一起回忆这段经历。开始的时候,主要由家长叙述,适当地让孩子做补充,慢慢地让孩子做主讲人。长期下来,孩子的记忆丰富了,能绘声绘色地描述自己的经历,而且能有调理地整理、重现过去的经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