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节:梁悦谋杀案:韩愈的法律难题(3)

春秋大义 作者:辜鸿铭


凡"杀人有反杀者",就告知天下各国缉拿凶手。凡杀人而符合道义的,就要安排凶手和被害者家属不要同国居住,还要劝说被害者家属不可报仇。凡有吵嘴打架的,就去评理调解,调解不了的,就登记在案,此后看这吵嘴打架的双方谁先动粗就惩治谁。

这就是《周礼》对"调人"的岗位描述,看上去还真够详细的,以现代眼光来看也真够别开生面的。但问题是:这是真的么?

的确,对于《周礼》一书的性质,现在占压倒性的意见是:这是一部古代的乌托邦著作。但是,我们显然不能因为它的"乌托邦"就完全怀疑它的真实性。就拿这个"调人"的岗位描述来说,它很可能是对原始部落遗风的一种较为真实的写照如果我们参照一下当代世界若干偏僻角落里的一些土著部落的生活方式,比如,我们就看看人类学家埃文斯-普理查德的名著《努尔人》吧,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周礼》所描述的"调人"简直就和努尔人当中的"豹皮酋长"如出一辙。这大概也能够启示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历来被传为周公制作的"礼乐",其真正源头可能是相当古老的。而更加耐人寻味的是,从种种的人类学著作来看,似乎越是在那些原始的部落当中,"礼"就越是丰富、越是仪式化,人们也越是重视"礼"。这样看来,如果真让孔子搞成了"克己复礼",怕也不是什么好事。^_^

我们可以简略看一下努尔人的豹皮酋长在"调人"工作遇到阻力的时候是怎么做的:

酋长的恐吓至多也只不过是说如果亲戚们不听他的话,那么当他们处于同样的困境时,他便可能会也不听他们的话。但有人告诉我,如果他们相当固执地拒绝调停,酋长便很可能会恐吓说要离开他们的家宅去诅咒他们。他会牵来一头母牛,用草木灰擦它的后背,并开始吆喝它,说如果受害一方坚持复仇,那么他们中的许多人就会死于这种努力,并且他们把长矛掷向敌手将是徒劳的。人们告诉我,接下来他就会举起长矛要杀掉母牛,但这只是在人们担心他把长矛刺向母牛时才如此。在维护了他们作为亲属的尊严之后,死者家族成员之一便会抓住他高扬的胳膊,不让他刺伤母牛,喊道:"不!不要杀死你的牛,算了吧,我们愿意接受赔偿。"我的一个提供信息者进一步补充道:如果人们坚持拒绝接受酋长的调停,酋长就会牵走一头短角的公牛。在诉求神灵之后,把这头公牛杀掉,这样,拒绝他的调停的那个宗族的成员们便可能会在以后发动世仇争斗时被杀死。他的话得到了其他人的支持。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酋长的诅咒本身并不是调解的真正律令,而是世仇调解中的一种习俗性的、仪式性的运作步骤,这是人们事先就知道并在他们的算度当中已有考虑的。

这段文字对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的"礼"与"法"的关系是有些参考意义的,尽管它不足以确证我们此刻所遇到的具体问题。我们看到,在豹皮酋长行使调人职责的时候,好像并不存在什么"礼"和"法"的冲突,那么,原因究竟在哪里呢?

或许在于:"礼"就是"法","法"就是"礼"这两者之所以没有区别,并非因为它们面貌相似,而是因为它们根本就是同一个东西。

是的,这种"习俗性的、仪式性的运作步骤",说它是"礼"自然没错,说它是"法"也一样成立在部落社会的背景下,似乎根本就不存在"礼"和"法"的任何区别。那么,中国古代经学家有所谓"礼就是法"的说法,是否也是这个意思呢?

我们从努尔人的豹皮酋长来揣度"礼"和"法"的原始形态,那么,徐元庆和梁悦案件如果拿到豹皮酋长那里去解决,也许这令人困惑的两难场面就不会出现了。或许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礼"、"法"分家,又双双被赋予了神圣的光环以及与时俱进的崭新功能,而后,人们又忘记了这两者曾经是一体的,于是这才有了徐元庆案和梁悦案那种困惑人心的场面出现?

事情也许还不仅如此,甚至,即便是"区别贵贱尊卑等级"这一"礼"的基本功能也并不像看上去的那样属于文明社会的产物帕累托曾经指出:尊卑贵贱的角色区分是人类的基本情感之一,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需要,不仅在人类社会,就连动物界都有"上等人"和"下等人"之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