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农民大起义(1)

南明史略 作者:谢国桢


雄伟的西北高原,自明初以来,就是边防上的重镇;但陕北延安一带,地势非常高亢,气候比较寒冷,春天要耕种的时候,地还没有化冻,秋天一刮风,就下起雪来了。在这个荒寒硗薄的地方,明初为了奖励屯垦,招民开荒,曾规定了凡在这一带新开垦的土地,永不加赋。至于长城以外,不适宜耕种的地方,就辟作牧场,所以在明朝初年边境还充实。到了明中叶以后,开始计亩征粮,差赋逐渐地繁重起来,边塞上农民的生活也逐渐感到困难。明张翰:《松窗梦语》卷二,清康熙修米脂县志云:"春当种而冻弗解,秋未收而霜已降。"在年成较好的时候,农民们仅能吃上两顿粗糙的饭食,穿着祖先留下来的粗布衣服,住在窑洞里,从事劳动,过着困苦的日子;如果遇到荒年和兵荒马乱或生老病死的时候,生活就不堪设想了。

到了万历、天启年间,政治腐败,苛捐杂税,层出不穷,官吏的贪污勒索,地主阶级的压榨和高利贷的盘剥,还有西北边防重地的延安,一向驻扎着好些防守边关的军队,时常扰害人民,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在这一带的军队也时常发生骚动,这是由于军官们的暴虐和克扣粮饷,而引起士兵的不满。及至崇祯初年东北边事更形紧张,崇祯帝派宦官到西北去招募防辽的军队,到处拉壮丁,敲诈老百姓,弄得鸡犬不宁;招募来的军队又不加训练,也不发粮饷,以致激成了兵变。再加上陕北又是通西北的要道,本来设有驿站,养着驿卒和马匹,崇祯帝为要节省每年六十万两的费用,裁减了驿递,成万的驿卒变成了无业游民。《明史》卷三○九,《流贼传》。农民生活本来就痛苦,又遇到这一系列事故,社会上突然呈现了不安的现象,已足以激发农民起义的洪流。何况陕北连年荒旱,发生瘟疫,到处都是饥民饿殍,地主们拥有大批食粮,不肯散给老百姓吃。同时,当地的官吏,不但不救济老百姓,还奉着上级的命令百般勒索。在这种种严重压迫的情况下,那些被明朝统治者称为"叛卒、逃卒、驿卒、饥民、响马、难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