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创新的激情(2)

牛津欧洲史(第三卷) 作者:(美)罗宾·W·温克


2建筑

西方传统的建筑艺术见证了近似于绘画领域的剧烈冲击。在美国,路易斯·沙利文(Louis Sullivan,1856—1924)将现代摩天大楼的外形特色推向了极致,而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1959)为富人建造的棱角分明的草原式住宅以及后来的大型建筑,则充分展现了他的立体派设计风格。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赖特致力于追求“形式服务于功能”的主旨,其风格集中体现于国际上流行的朴实无华的大型建筑。这一流派缘起于德国人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发起的包豪斯建筑学派(Bauhaus),后在生于瑞士的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的推动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他所设计的纯朴的玻璃与钢结构摩天大楼,最终成为20世纪中后期城市商业?筑的模板。与此同时,西班牙人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1852—1926),以完全不同的风格设计了看似用面团而非石料建造的大型公寓楼和教堂。

这些建筑虽然风格各异,但都是设计者为了实现美术界野兽画派或立体画派所追求的目标,即从过去的传统规则中解放出来,并创造一种更为纯真的形式和更为进步的现实。如同画家努力去描绘人“是什么”,而不是简单地描绘他们在漫不经心的观察者眼中的外在表现一样,建筑师们所追求的也不仅仅是人们的容身之所,而是与环境完美结合的建筑。在批评者看来,这些结构违背了建筑的形式要求,所以既没?艺术价值也缺乏魅力。但到了世纪中叶人们却清晰地认识到,这些建筑师们创造了一种挑战传统的不同建筑流派,大型的商业和公共建筑因此不再仿照希腊神庙或英国庄园的建筑式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