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绘画
应该说刚刚进入20世纪的西方人,依旧像他们的父辈那样,观察和体验生存其中的现实世界。然而,各种观念与价值同时也面临极富生命力的新?战,并且寻求突破的各种尝试同样富有活力,这就是后来被称之为“现代主义”的新现象。这一术语虽然最终被广泛运用于道德、时尚、宗教学等各领域,但现代主义无疑在艺术领域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艺术的“官方”世界始终主宰于强有力且根深蒂固的正统标准,即绘画以及人和物的形态必须看起来像现实的人和物,亦即人和物应是观察者期望看到的。艺术品因此应富于美感,能给多数的欣赏者带来愉悦,并且顺从传统的模式、画法、色彩等等。法国印象派早在数十年前就走出了画室,他们不再遵循传统去描绘事物的“实际”形象,而是反映经他们自己选择?看到的周围世界。他们观察到的实际是光线作用于物体的效果——印象,但印象派或多或少仍属于现实主义画派,其作品仍体现出依稀可辨的真实性。
19世纪末期,继印象派之后兴起的后印象派走得更远,认为摄影技术的发展使得艺术家舍弃了写真的古老责任,因此坚持绘制他们自己所认识的现实世界,即他们而非他人在题材中所透视到的本质。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抛弃了印象主义所秉承的美感追求,并试图在肖像画与静物画中展现事物背后的几何图形,即“使印象主义固定化与持久化”。在他们看来,艺术只有以可辨别的体系为基础,?探求规则与持久性才能完成展示的使命,英年早逝的乔治·修拉(Georges Seurrat,1859—1899)因此在巨幅画布上,将他所熟知的巴黎描绘为无数用各色颜料涂抹出的圈圈点点。其他如富有悲剧色彩的荷兰人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及其挚友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则寻求其他的展示方法,其画作更多的是他们内心世界与现实生活结合的写照。在他们看来,艺术作为“文明化”的文化在精神上受到了损毁,其作品因此完全抛弃了传统艺术所秉承的规则:梵·高描绘更多的是他在周围世界看到的黑暗与堕落;高更最终彻底放弃?“文明”,并移居到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岛(Tahiti),目的是能够以一种更加纯朴的风格,描绘在他看来未遭污染,并且在精神上较欧洲更为纯洁与高尚的人民和土地。
法国人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854)主导的另一个群体走得更远。被批评家冠之以野兽派(fauves)的马蒂斯及其同仁,拒绝任何三维意义上的创造尝试,并将题材过滤为仅对他们有意义的必要元素来表达他们所看到的景象。野兽派将鲜亮的颜料泼洒于画布之上以表达对事物的认识,全然不顾约定俗成的创作规则与观点。
西班牙人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较上述多数人更为年轻的下一代艺术家,他在世界艺术领域的影响超过了他的前辈。毕加索年轻时曾在世界艺术之都巴黎工作和学习,并尝试过各种不同的绘画技术与风格。他在塞尚试图将视觉映象转换为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发展了立体画派(cubism),并因此而崭露头角。毕加索1907年的杰作《亚威农少女》(Les Demoiselles d’Avignon),描绘了5个表情紧张、身体扭曲的裸体女人,高度抽象的画面体现出超常的震撼力。当时的一位评论家批评说画布“就像是一块破玻璃”,但即使不喜欢这幅画的人也感受到了它所表现的力量。继《亚威农少女》之后,他?推出了其他具有同样震撼力的作品,从而开启了毕加索主导世界画坛的漫长历程。
艺术世界很快发现,即使立体画派也不是现代主义的终极形态。野兽派、毕加索以及受他们影响的其他画家,呈现了他们自身关于真实世界高度内在化的见解。但其他画家如俄国人瓦西里·康定斯基(Vassily Kandinsky,1866—1944)却开启了另一个方向。康定斯基曾作为青骑士社(Der Blaue Reiter)的成员在德国工作,并创建了抽象表现主义画派。该画派完全放弃了表象,试图用野兽派的亮色展现精神的真实性,但却不以任何现实世界中可辨别的事物原形作参照。在欧洲各国?都的著名艺术学院年复一年地拒绝此类画作的同时,两场著名的展览——第一场在伦敦,1910年12月由批评家和画家罗杰·弗赖(Roger Fry,1866—1934)举办;另一次于1913年在纽约举办——却使这些绘画领域的新流派备受瞩目。这些新流派的画作及其秉承的风格,遭到了正统评论家甚至整个国际传统艺术界几近一致的批判与排斥,但不容置疑的是,绘画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已经被永远地改变了。原式住宅以及后来的大型建筑,则充分展现了他的立体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