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其他反响:实证主义与精英主义
除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种族主义以及分离主义外,人们对新世纪面临的挑战还给出了其他的答案。部分思想家开始对19世纪的实证主义,即确信人基于理性和原则而行事的乐观实证主义提出了质疑。美国医生、哲学家及早期心理学原则的奠基人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在对其所处时代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人并非依照规则行事,而是在外界事物刺激下做出注重实效的反应(实用主义从此便铭刻于现代词汇之中)。他进而对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发起了挑战,并提出其著名的格言:“我们不是因悲伤而哭泣,但因哭泣而悲伤。”(We do not weep because we are sad, but we are sad because we weep.)形而上的制度体系对于詹姆斯来说完全是空话:规则不是因为真实而起作用,而是起作用才变得真实(Principles do not work beause they are true—they work and therefore become true.)。
受詹姆斯推崇的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是另一个反对实证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旗手。柏格森坚持意志的重要性,认为推动人类进步的核心要素是对创造的渴求(the élan vital)而非自然选择。与詹姆斯一样,柏格森也认为人类的理智总受制于情感。
精英主义是实证主义具有危险性的另一个分支。他们虽然有时也从詹姆斯和柏格森那里汲取养分,但更接近于社会达尔文主义?选举权的推广、资本主义的扩张甚至公共教育的普及等等,均引发了精英主义者的不安与惊恐。在他们看来,实证主义者的乐观主义情怀有悖于现实,因为西方正处于危险的十字路口:西方的领导者、美德及高贵因混杂的大众民主而失纯,西方是否会因此而走向衰落?精英主义者给出的答案是,希望取决于以品质、能力和美德而非种族与民族为基础的“最优秀”人群。
意大利保守的法学家及参议员加埃塔诺·莫斯卡(Gaetano Mosca,1858—1941),在其作品中得出结论认为,不论差别有多大,政府各种制度体系的权力都将自然而然地被吸引到精英者手中。社会主者罗伯特·米歇尔(Robert Michel,1876—1936)从另一个层面论证了少数人统治的必然性。米歇尔是一个出生于德国并在德国受教育的社会科学家,因抨击德国政权被迫到意大利和瑞士的大学避难。1911年,米歇尔出版了其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政治党派》(Political Parties),并提出“寡头统治铁律”理论。米歇尔认为,即使那些拥有完全民主议程的政治组织,也将不可避免地倒向权力和影响落入少数人之手的寡头政治。与莫斯卡一样,米歇尔也认为,诸如富丽堂皇的“人民主权”观念及已被现实证实的民主政治哲学思想,无论通过传统还是革命的途径,都将注定成为精英主义者手中的工具。
毫无疑问,精英主义哲学家中最难归类的应是德国的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尽管他的生命随着20世纪的到来而终结,但他的影响才刚刚开始被人们察觉。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学人,他在25岁时便接受了瑞士巴塞尔大学一个颇有声望的教授职位。但仅仅过了10年,他就因健康原因离开了讲坛。在此后的10年中,他几乎与世隔绝,1889年,他的精神彻底崩溃。在此后的岁月中,他神志不清,隔离居住,一个崇拜他的妹妹照顾着他,并坚持不懈地宣传其兄的思想。
尼采虽师从德国哲学家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但他很快便抛弃了这个悲观主义者所教授的一切,而形成了自己更加深奥的世界观。他反对政治民主的一切要素,并在他的巨著《查拉斯图拉如是说》(Thus Spake Zarathustra,1883—1885,直到1909年才出现译著)中颂扬超人(übermensch)的领导、矢志维护生灵的武士贵族、拥有极限力量的上等人以及强力意志(the will to power,从叔本华那里引来的概念),主张由此来掌控国家,并将其引向光荣与真理。
尼采虽然是一个极度虔诚的年轻人,但他却反对西方占支配地位的宗教,认为犹太教和基督教强调的服从、慈善和牺牲,本质上是“奴役精神”。在他看来,对同胞的同情就像这些宗教制度一样受人鄙视。尼采当然也鄙视唯物主义、资本主义、民主以及一切形式的社会主义。他同时也憎恨军国主义和反犹太主义,认为前者虚荣而愚蠢,后者则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自我辩白与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