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本章小结

牛津欧洲史(第三卷) 作者:(美)罗宾·W·温克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西方绝大部分对政治感兴趣的人主要坚持三种意识形态信仰。保守主义强调历史、道德、共同体及秩序,其传统的对立派自由主义,则更多地信奉人类理性、机会、进步、资本主义以及物质主义。新生于19世纪的社会主义则反对资本主义伦理,倡导“社会正义”,即通过国家干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部分社会主义者主张革命,另一些社会主义者则坚持民主。

1900年的英国是一个议会君主制的民主国家。自由党在本世纪初取代保守党上台执政,并将非社会主义的干涉主义改革提上了议事日程。随着世界大战的日益临近,英国政治因爱尔兰问题陷入僵局,即是否在联合王国框架内给予爱尔兰自治。截止到1914年,这一问题始终主宰着英国的国内政治。与此同时,向结盟政策的回归最终使英国与昔日的对手法国和俄国结为新的同盟。

1870年普法战争失败后产生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致力于在君主主义与共和主义的对抗中构建一个稳定的制度体系。虽然通向稳定的道路困难重重,但截止到1900年,多党民主制已经开始运行。严重的经济不公、迅猛的社会变革以及传统敌手德国的迅速崛起,使法国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与英国的和解又在一定程度上缓减了法国面临的巨大压力。

意大利直到1860年才最终实现了统一。步入20世纪以后,多党立宪君主制的新王国面临政局动荡的严峻挑战。与此同时,意大利人口、资源、工业化和财富分配的严重失衡,进一步加剧了地区间的差异。意大利是一个名不副实的大国,而企图在北非帝国恢复昔日罗马荣耀的尝试,丝毫未能缓减王国所面临的各种严重挑战。

生成于1871年普法战争胜利后的德国,呈现出一派富于活力与成功的景象。起步较晚的现代化成就显著,具有独裁主义倾向的君主政治体现出相当高的稳定性。德皇威廉二世年轻、冲动又富有野心,并立志使其治下的德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然而,德国也面临严重的问题:皇帝受到了军界的强烈影响,政党间的关系反映出,稳定中潜藏着不同阶级和地区间的矛盾与冲突。更为危险的是,皇帝和狂热的爱国分子都决意打造世界首屈一指的海军,以进一步强化已经是欧洲最为强大的军队。这最终使帝国走上了与英国对抗的道路,而这一传统盟友很快就丧失了对德国的信任。

奥匈是一个由哈布斯堡王朝属下各地区组成的多民族帝国。奥地利统治着西部语言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的各个民族,帝国东部则由马扎尔人统治。帝国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受支配民族的严重不满。经过多年的镇压之后,统治者从1914年开始实施融合少数民族的新政策(绝大部分在东部被延搁)。然而,变革不仅微乎其微,而且也为时太晚。

像奥匈帝国一样,俄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帝国。俄国拥有前现代的政治制度,没有宪法和议会,1894年后由多疑而反动的沙皇尼古拉二世统治。日俄战争中的失败引发了1905年革命,并最终导致了宪法宣言以及立法机构杜马的建立。然而,这些仅仅是表层化的变革。古老的秩序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长期威胁沙皇统治的暴力革命仍在继续。这一巨大的力量催生了列宁的布尔什维克党,而这最终将成为革命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19世纪,美国领土囊括了几乎整个北美大陆,而其财富和人口(受大规模移民的刺激)也获得了相应的增长。世纪之交,两党民主治下的美国人,在大国问题上仍然存在明显的分歧。1898年,来自新世界的美国首次击败了古老的殖民大国西班牙,那些赞同大国道路的美国人随之占据了上风。然而,社会变革以及其他现实的政治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