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何曾见过这种谈判对手?不禁反讽:“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是啊,你说得这么头头是道,那你的主子刘备为什么不先投降啊?)
其实孔明的长篇大论本来就是给孙权布一个陷阱,就等着孙权往里面跳呢,等孙权自己从这陷阱里爬上来时,孙权在心理上已经找到了一个强大的支点,诸葛亮的第一个任务已经完成了。
所以诸葛亮淡淡地一笑:“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表面上孔明是在褒扬自己的主公刘备,实际上孔明这是在送给孙权一个道德的支点,是在做了两顶帽子:英雄与奴才!孙将军,你选一顶吧。)
孙权当然是个极为明白的人,马上悟到了诸葛亮真正欲表达的意思,当即表态:“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孔明谈判基本成功,火已经烧上去了,现在需要的不过是再添些干柴而已,让孙权维持住沸腾点。
孔明下面的话与其说是坚定孙权的信心,还不如说是在送给孙权一件对付内部投降派的有力武器:“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告知孙权刘备还有两万精锐,是值得联合的对象)
“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曹军不可惧,刘备已经先立大功:磨钝了曹军的锐气。)
“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胜曹兵有理论基础:你的祖宗、兵法祖宗孙子说的)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开始了具体分析。)
“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想得荆州,要先相信荆州的人民,这点亲眼见过长坂坡百姓的鲁肃可以证实。)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必胜的结局都已经定了!还犹豫什么?)
“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连战后分赃都没忘了:你孙权得到的是安全、势强;而荆州还是姓刘!)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话说到这分上了,别说是孙权,就是换了曹操,恐怕也该听孔明指挥了!
所以,孙权合理的“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三国志?诸葛亮传》)
至此,诸葛亮出使江东初步成功,给危机中的刘备带回来三万水军!重要的是,率领这三万精锐水师的统帅,是一个也可以称为天才的人:风流江东、名传千古的周郎周公瑾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