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节:佛罗伦萨史(27)

佛罗伦萨史 作者:(意)尼科洛·马基雅维利


十八、此时,所有人的情绪都很激动,在一场葬礼上来了多纳蒂家族和切尔基家族的很多人,他们先是在一起发生口角,接着演变成拳脚相向;结果除了当时骚乱外,没有什么别的状况。他们各回各家,切尔基家族决定要进攻多纳蒂家族,他们人多势众地杀去;但科尔索大人勇猛顽强,将他们悉数击退,并且伤者甚众。全城都拿起了武器;执政团和一切法律在贵族的盛怒之下,形同虚设,有识之士和贤良公民对此忧心忡忡。多纳蒂家族和他们这一派尤其害怕,因为他们的权势较弱;因而,为了自己有安全保障,科尔索大人、其他内拉派首领以及党派首领聚在一起,商议希望教皇派出具有皇家血统的人,前来佛罗伦萨改革政府,他们认为通过这个手段能够战胜比安卡派。此次会议及其决定首先通知了长官,而敌对的派别将其诋毁为一个反对自由生活的阴谋。两派都武装起来了,此时的一位执政团成员就是诗人但丁,在他真知灼见的影响下,执政团下决心武装平民,许多人从农村赶来集合,然后迫使双方的头目放下武器,并将科尔索·多纳蒂大人和内拉派的许多人赶走了(1301年)。并且,为了显示这个判决的中立性,也驱逐了比安卡派的一些人;然而,不久之后,比安卡派就以冠冕堂皇的原因回来了。

十九、科尔索大人和他的手下认为教皇是支持他们这一派的,就去了罗马,此前,他们已经上书向教皇陈情,请求教皇能够接见他们。此时,法国国王的兄弟瓦卢瓦的查理,也在教皇的宫廷,他应那波利国王的请求来到意大利,准备去攻打西西里。于是,在佛罗伦萨流亡者们的强烈恳求之下,教皇同意派查理前往佛罗伦萨,直到适合航行去西西里的时机到来。于是,查理来了;尽管此时执政的比安卡派疑虑重重,然而查理是圭尔夫派的领袖,又是由教皇派来的,不敢阻止他的到来。为了向他表示善意,甚至授予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处置城邦事务的权力。在取得这个权力之后,查理就将他的盟友和手下武装起来;这一行动太明显地让人产生疑虑:他是否企图剥夺城邦的自由?于是,人人拿起了武器,待在自己家里,时刻提防查理有什么动作。切尔基家族和比安卡派的其他领袖,担任了一段时间共和国首脑,他们的行为骄横一时、目空一切,引起公愤;此事使得科尔索大人和其他内拉派的流亡者下决心回到佛罗伦萨,他们清楚地知道查理和党派首领站在他们一边。正当全城怀疑查理武装起来的时候,科尔索大人和所有流亡者,以及其他追随他的很多人,没有遇到什么阻碍,就进入了佛罗伦萨城。尽管韦里·德·切尔基被劝告去拦截他,韦里不愿这么做,说更愿意他来了之后,让佛罗伦萨人民反对他,惩罚他。然而,事与愿违,科尔索受到了欢迎,而不是惩罚;此时,为了自保,韦里大人还是应该逃走好。由于科尔索大人强行进入了平蒂城门,便前往圣彼得罗·马吉奥雷教堂(San Pietro Maggiore,即圣彼得大教堂),就在他家附近,召集了许多盟友和公民。他们渴望新生事物,他处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释放那些无论是由于公共的或是私人的原因被关押的犯人。他强行将执政团成员赶回家,并从内拉派中选举新的成员和人民首长;并且,对比安卡派首领的住处进行五天的洗劫。看到查理和城中大部分公民反对他们,切尔基家族以及比安卡派其他首领赶忙逃出了佛罗伦萨城,撤退到他们的要塞中。尽管一开始他们不愿遵从教皇的建议,此时则不得不求助于他,声言查理的到来加剧了佛罗伦萨的分裂而不是促进团结。教皇再次派出了马泰奥·德·阿夸斯帕尔塔作为他的代表,试图通过联姻和新的婚约加强关系,促使切尔基家族与多纳蒂家族和解。尽管他希望比安卡派也能够参与政府任职,但此时掌握政府的内拉派则坚决不答应,以致教皇代表和上次一样心存不满,怒气冲冲,因其不服从,重新将佛罗伦萨停止圣职,然后愤然离去。

二十、留在佛罗伦萨城的双方,相互都不满意:内拉派看到敌对的派别就在身边,害怕大权旁落,自身覆灭;而比安卡派则看到自己无权无名。由于这种敌意和自然而然的猜忌,新的伤害接踵而至(1302年)。尼科洛·德·切尔基与他的许多朋友一起前往自己的庄园领地,走到阿夫里科桥的时候,遭到科尔索·多纳蒂大人的儿子西莫内的袭击。战斗十分激烈,双方都死伤惨重:尼科洛大人当场毙命,西莫内则身负重伤,第二天夜里也死了。这个事件再次震惊了全城,尽管内拉派受到更多的谴责,然而他们受到执政当局的庇护。在判决还没出来之前,一个由比安卡派与查理手下的一个伯爵皮耶罗·费兰泰策划的阴谋被揭露,他们想借助皮耶罗夺取政权。此事是通过切尔基家族写给皮耶罗的信件暴露出来的;尽管有人认为信件是假的,由多纳蒂家族伪造,用以掩盖尼科洛大人之死给他们带来的恶名昭彰。于是,切尔基家族及其比安卡派的追随者们都被赶出了佛罗伦萨城,在他们当中就有诗人但丁,他们的财产被充公,他们的住宅则被拆毁。他们与许多加入他们的吉伯林派一起四处流浪,寻找着新的庇护之所,等待新的时机。查理完成了他来到佛罗伦萨的使命,回到教皇那里,准备实施夺取西西里的计划;而在这件事情上,他并不比他在佛罗伦萨时表现得更明智、更顺利;损兵折将、蒙受奇耻大辱之后,他灰溜溜地回法国去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