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如此,苏麻喇姑在宫中的实际地位很高,颇受尊敬。孝庄文皇后称她为格格,这是清朝皇室女儿的专用封号;顺治皇帝与她论平辈;康熙皇帝则视她为母;康熙的众皇子们则尊称她为祖母。内务府在上奏中赫然将苏麻喇姑置于皇室成员之列,玄烨予以默许。可见,玄烨已将苏麻喇姑视为自己家庭中的一员,而且宫内外的官员都清楚。陈晓东:《历史上的苏麻喇姑》,《历史杂谈》2002年第9期。而苏麻喇姑却很有自知之明,始终谦恭谨慎,她不仅在孝庄文皇后面前毕恭毕敬,小心侍奉,而且对小自己几十岁的康熙帝奉若神明,在皇帝面前总是自称奴才。徐广源:《苏麻喇姑的生前死后》,《北京档案》2003年第4期。
苏麻喇姑一生未曾婚配。在康熙成年后,她又接受孝庄的安排,抚养孝庄的重孙、康熙第十二子胤祹。在苏麻喇姑的言传身教下,胤祹长大后,很有办事才能,曾多次奉康熙的旨意办理各类事务。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胤祹被任命为镶黄旗满洲都统,他是玄烨诸子中担任八旗都统职位的第一个。他处事不偏不倚,善于同大多数皇子搞好关系。玄烨晚年时,诸皇子拉帮结伙,在成年的皇子中,没有参与的极少,胤祹便是其中之一。这都是苏麻喇姑潜心教导的结果。
1687年12月25日,75岁的孝庄文皇后逝世。痛失相伴六十多年的主人,苏麻喇姑万分悲痛。之后,她更是将抚养胤祹作为孝庄给她遗留的最后任务,加倍用心。
孝庄去世后,康熙对苏麻喇姑照顾得十分周到。1705年,苏麻喇姑身患痢疾,因为她有“不服药”的老习惯,病势日益加剧。康熙正在察哈尔等部视察,接到奏报,立即指示太医认真诊视,让人带回一种叫西伯噶古纳的草药,告诉她“ 这是朕叫人送来的一种草,不是药 ”,并令十二阿哥日夜看护病人,让人念经祈祷。可是苏麻喇姑却仍然固守从不服药的习惯,她说:“我自幼就从不吃药,虽然这是草根,但也算是药啊!”阿哥们一再劝告,恳求她喝下去。最后,苏麻喇姑以命令的口吻说:“阿哥们将我的话奏报主子,他会懂得我的心思。”
9月7日,90岁高龄的苏麻喇姑去世。尚在外地的康熙得知噩耗,非常悲痛,指示“朕在十五日才能回到京城。所以遗体再存放7天,等朕到家后再来定夺。”这表明他不仅想再看一眼苏麻喇姑的遗容,还要就死者后事的等级与规格亲自作出最后的决定。后来,苏麻喇姑被“葬以嫔礼”,安葬在孝庄的昭西陵侧。出殡那一天,除留皇五子、皇十子照顾皇太后,皇十四子留在紫禁城外,其余成年皇子都参加了出殡仪式。
苏麻喇姑先后侍奉过孝庄文皇后、顺治皇帝、康熙皇帝和皇十二子履亲王胤裪四代人,将青春和毕生精力都献给了皇室。其中她帮助孝庄文皇后培养出清朝第一帝 康熙。她原本是侍女,但随着对皇室功劳和感情的增加,她与皇室的关系超越了主仆关系,地位尊崇。
将近二十年的相处,使胤祹和苏麻喇姑的感情也很深。在苏麻喇姑病重时,胤祹焦急万分,衣不解带,日夜守候在苏麻喇姑的病榻前,陪伴她走完了生命的最后时刻。苏麻喇姑灵柩停入殡宫后,皇子们都各自回府,唯独皇十二子胤祹却提出要求说:“姑妈自幼将我养育,我并未能报答即如此矣,我愿住守数日,百日内供饭,三七诵经。”康熙帝欣然批准了儿子这一违制的要求。于是胤祹就住在殡宫,为苏麻喇姑守灵、供饭、诵经。时间的流逝,也丝毫未曾冲淡胤祹对苏麻喇姑的怀念之情。到雍正年间,苏麻喇姑死去二十多年以后,《清实录》中还可以见到胤祹拜祭苏麻喇姑的记载。
雍正即位后,胤祹先被封为履郡王,不久又被借故降为贝子,后又降为镇国公。但他都荣辱不惊,深得苏麻喇姑真传。胤祹为人与世无争,用心办事,终于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安享天年。雍正后期,他被恢复为履郡王,乾隆年间晋封为履亲王。1763年逝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