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恳请吾皇效法前例,选择其优,下令刑部,让他们详考自古以来反复奏请体恤罪犯的旧有规定,这样可以形成‘刑措不用’的局面。
“臣还认为皇上应学习圣贤之书,以取得功效。据《尚书》所载,殷商宗向甘盘学习,又向傅说请教,因此《尚书》上称‘学习古人的教诲,才有收获’。借鉴先圣先王的教诲,就会少犯错误。因为帝王的学习和读书人那种寻章摘句式不同,主要精力用在详细探求古今兴亡治乱,人才的得失,政事的修举和废黜的原因,并加以补充和扬弃,施于政事以求符合恰如其分、客观的原则。现今,皇上天性好学,手不释卷,但臣认为还应在料理政务的闲暇时间,多读好书。臣认为值得皇上御览探求的书籍,没有比朱熹的《通鉴纲目》、真德秀的《大学衍义》、丘睿的《大学衍义补》、唐太宗的《贞观政要》更重要的了。以上诸书,反复研究思索,并且用于政治措施,这样达到天下太平并不困难。臣以上所言只不过是平常之论,但对圣上的声誉颇相关切,所以才敢所此冒昧。望皇上能够顺从天意,合乎人心,以仁心施仁政,对臣所奏详细斟酌,选择其中可付诸实行的加以采纳,那些不可行的可弃置一旁。臣这微弱之光,大概对日月无补,但虽是一滴水,一粒尘,或许也不会被高山大海所抛却。”
魏裔介的一大段陈词,慷慨激昂、抑扬顿挫。众臣都向他投去异样的眼光,注视着他。
“魏裔介所奏甚是,朕要采纳实施。”顺治面带微笑地看着魏裔介说道。
顺治又问:“魏爱卿贵庚几何?”
“回皇上话,臣今年三十八岁。”
“噢……三十八岁,比朕大近二十二岁。那你的建树比他人要高远得多,朕为有你这样的治国良才深感欣慰呀。”
“皇上对臣过奖了。”魏裔介客气道。
三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英年健硕之时。这一年的魏裔介虽然官衔仅为工科左给事中,但对朝廷的建言颇多,多被顺治帝采纳。当时的一些臣子对魏裔介曾这样评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无不益,言无私隐。
之后,他还建议皇上制定用兵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