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国智 (3)

三国智 作者:程文超


做任何事情都要认清形势、分析各种情况。了解了对手的情况,才能把握全局,根据整体和对手的情况来估计形势。要善于借用各种手段各种条件以及途径,来全面了解对手的各种信息。

这一战是按照诸葛亮事先安排进行的,属于虚张声势之法。它并非是要从正面击败敌人,而是利用种种疑兵来恐吓对手,让对手心惊胆战,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不了解对手的情况,也就无法制定相应的策略,无法有效地使自己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如果诸葛亮没有安排张飞截取曹军的补给,曹操也不会急于和蜀军决战;如果诸葛亮没有安排伏兵劫杀弃关而走的曹军,便无法在实质上打击曹军,以曹操的能力很快就会重整军队,卷土重来。

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如此。所有的企业都会不遗余力地收集对手的各方面资料,比如员工状况、内部管理、销售手段、市场情况等等,通过了解对手的情况来判断形势,估计己方与对方的实力对比,从而制订策略。只有了解你的对手,才能够心中有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综合《三国志》各传的记载,水淹七军是由于汉水突然上涨所致,魏军是遭受了自然灾害,并不是关羽有预谋的决堰所致。当然,而于禁等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与经验,扎营于低处,又缺乏警惕性,没有防御天灾,导致了战争的失败。从这个角度看,双方的胜负也并非完全取决于天灾,也包含着人谋的作用,也有一个军事指挥者的主观能动性问题。但因为天灾而水淹七军和因为关羽的事先谋划而水淹七军,从性质上说毕竟是两回事。对于关羽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侥幸成功;而对于于禁来说,则具有一定的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

司马千里破公孙:因敌施法,攻敌之短p798公孙渊兵败死襄平

公孙渊为东汉末年割据辽东的公孙度的孙子。公孙渊对曹魏政权阳奉阴违,表面上臣属曹魏政权,暗里却又和东吴孙权通好,最后终于和曹魏政权公开对立,“起辽兵十五万杀奔中原”。

三国魏景初二年,明帝曹叡把太尉司马懿从长安召回京师洛阳,命他率军四万前往辽东征讨公孙渊。魏明帝问司马懿,公孙渊可能会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司马懿回答:“弃城豫走,上计也”,放弃城邑而预先逃走,这是上策;“辽东拒大军,其次也”,凭据辽水以抗拒我军,这是中策;“坐守襄平,此成禽耳”,单纯坐守襄平防御,是导致被俘虏的下策。明帝问:“这三种计策,公孙渊将会采用哪一种呢?”司马懿认为,公孙渊不具备正确估量敌我力量作出正确取舍的能力,又认为魏军路远、不能久战,“必先拒辽水,后守襄平”,并且胸有成竹的说:“往百日,攻百日,还百日,以六十日为休息,如此,一年足矣。”

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六月,司马懿大军到达辽东。公孙渊派遣部将率领数万步骑兵进驻辽隧,构筑围墙堑壕二十余里,以此抵御司马懿进攻。魏军诸将都想立即发起进攻,但司马懿却说:“贼所以坚壁,欲老吾兵也,今攻之,正堕其计。且贼大众在此,其巢窟空虚。直指襄平,破之必矣。”认为敌人构筑防御阵地,企图长期拖住和疲惫我军,进攻它正好落入其圈套。敌人主力集中在这里,其老巢必定空虚,不如出乎敌人的意料之外,直捣襄平。于是他便命令魏军多插旗帜,伪装成要出击敌人阵地之南端的样子,将敌人的全部精锐吸引到这里。司马懿却率领大军偷偷越过辽隧向北,绕过公孙渊的主力,直奔守备空虚的辽阳城。公孙渊急忙把军队撤到辽阳西南约七公里处的首山以拒敌,被司马懿打得大败。

当时正值阴历七月,连续下了一个多月的大雨,“辽河暴涨,平地水数尺”,魏军军心动摇,众将请求移营至高处,司马懿下令,“敢有言徙者斩!”不久城中粮尽,公孙渊窘急无奈,便派部将王建、柳甫出城乞降,请求解除对襄平城的围困,并表示公孙渊君臣一定自缚前来请罪归附。但司马懿断然拒绝,并将王、柳二将杀掉。公孙渊乞降不成,便突围而逃;司马懿挥军紧追,赶到梁水岸边将其击杀。至此,辽东地区完全平定。

抓住对手的弱点,迅速发动猛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司马懿对襄平围而不攻,正是在等待城中无粮,军心紊乱之时:“今辽兵多,我兵少,贼饥我饱,何必力攻?正当任彼自走,然后乘机击之”。

在生活中,我们要想战胜对手,只有先找到对手的薄弱环节,然后从其薄弱处下手,以己之长攻彼之短,这样胜利的概率就要大得多。

那么如何找到对手的薄弱环节呢?首先就是掌握对手的情况,取得第一资料;其次就要根据这些资料,仔细地研究对手,找到对手的长处和短处;其三就要求我们要掌握好时机,让对手没有觉察的时候,迅速出手,攻其不意。给对手来个措手不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