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破冰”的旅程(1)

以退为进:福田康夫传 作者:杨道金


福田在外交上并没有步安倍的老路,他选择美国作为自己上任后的首访国,这让许多人感到意外。作为自民党总务的福田康夫,从1977年担任首相秘书,当选众议员、担任两任首相内阁官房长官,经历了15个首相,他从安倍出任首相的情景,也许能领悟到另外的含义。

在以前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刚上任不久的安倍访华在即,却又引发新的争议。他坚称,遭美国领导下的盟军审判的二战时期日本领导人并非战犯。

接下来两天,安倍就要到中国和韩国访问;为了减少刺激中韩两国,他几天来都按下强硬立场,在回答历史问题时小心翼翼。

但安倍在国会回答询问时却表示,“所谓甲级战犯的人,在东京法庭受审为战犯,但依日本国内法,他们并非战犯”。

虽然安倍把首访国定为中国,但他的讲话刺痛了中国人的心,福田认为外交以美国为主,而他并没有说伤害亚洲邻国的话,他到底心怀何策呢?前后两位首相又有什么不同呢?

在访问中韩的时候,安倍预料到对战犯问题的看法,会给他带来一些“麻烦”。不过,栽培安倍的前首相森喜朗却放心指出,安倍多数不会被逼在靖国神社问题上表态。而在森喜朗内阁担任过官房长官的福田康夫却持相反的态度,他认为,明确表态不参拜靖国神社对增进亚洲邻国的友谊有益无害。

诚然,作为自民党总务的福田康夫的建言对高高在上的安倍不起任何约束作用。

日本前外长田中真纪子在国会内十分坦承的发言,却给安倍上了一堂重要的中日友好历史课。识时务的政治家都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任何对别人或别国的伤害都会反过来伤害自己。这是世界历史的经验教训,也是日本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难道还要重蹈覆辙吗?

安倍晋三在国会上作演说

田中真纪子拿出了很大诚意来奉劝和促请安倍首先应认清中日友好的两个大前提,她指出,日本能与中国友好,一是在台湾问题上承认“一个中国”;二是历史智慧,中国前总理周恩来将日本国民以及战争责任者分开来看,才使得日本不用对战争进行赔偿。

田中真纪子更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看到你的内阁阵容和自民党的主流势力,与当年日中建交时的反对势力有着不可分的关系。1973年,有一批人组成一个超党派组织‘青岚会’,其中有前首相森喜朗、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还有您的好朋友中川昭一的父亲中川一郎。我担心,这些人的主张会对您的内阁产生影响。”

田中真纪子善意的忠告对安倍来说到底能起多大的作用呢?不管怎么说,作为政治家对敏感的国际话题是很注意的。况且小泉已经伤害了邻国,能否抚平邻国民众心灵的创伤,这就要看安倍的了。 2006年10月4日,试图在短时间改变日本政府国际形象的安倍晋三对北京进行了一天一夜的“破冰之旅”,在日本主要报章上都获得了积极评价。

回国后的安倍,在国会内对此行深表满意,并表示中韩两国都是日本最重要的伙伴。

他就靖国神社问题回答说:“如小泉首相一样,我去参拜也是为了对为国牺牲的人致敬,并不代表我持有特别的历史观。”据了解,这是安倍向来在参拜问题上的立论,不过在出访中韩之前,这样的回答很快低沉了许多。因为他明白唇枪舌剑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安倍这次访华从态度上看是端正的,也是非常积极的,表明他与小泉是有区别的,日本各报都以两国首脑以“战略、互惠”冲破“政冷难关”感到欣慰。与此同时,各报也重点指出日本这次也有了以下收获:1中国不深入追究参拜问题。2中方答应在年底举行两次首脑会谈,以及在2007年适当时候访问日本。

日本各报虽与此同时报道了中国对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的鲜明立场,但是,在分析上却众说纷纭,有着不同见解。

日本主流媒体《读卖新闻》指出,按以往的惯例,中方在决定举行首脑会谈之前,都会以中止参拜作为前提,可是这次却是做出了“柔软”姿态。或许,中方这次的反应是在暗示,在“非正式”的中日交涉中,已经收到了安倍首相不会去参拜的信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