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邻人(1)

日本人与中国人 作者:(日)陈舜臣


醉 态

在日本的酒席宴会中,看不到以前那么多烂醉的醉汉了。也许他们只是换了根据地,不再出现在我们常去的地方了。

不论如何,以前在谈到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区别时,一定会举烂醉街头为例。日本人会在街头酩酊大醉,高歌放吟,踉踉跄跄,拉住路人惹麻烦。中国人同样也是人,对酒精的反应应该是相同的。不过,中国人大醉之后,会避免在人前出现,不会大摇大摆地在路上大叫大嚷,而是悄悄走小路回家。

日本人会说,醉了还能那么理性吗?那喝酒还有什么意义呢?

日本人不怕醉了露丑,并以此来夸耀自己想喝多少就能喝多少——有些中国人也有这种念头。

中国人以烂醉为耻,是从小就开始的。中国人尊重老人,以有自制力、成熟为荣。小孩式的兴奋,只能证明此人是“小人”。因此,类似的情况尽量不要暴露在别人面前。

小孩可以到处乱跑,大人则不能在路上狂奔。

孩子气不一定就不好,成熟也不一定就好。例如,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以其孩子气的狂热,一路狂奔赢得了近代化的比赛。而在同一时代,成熟的中国迟迟没有行动。

当然,这只是一般而言。在中国人中,也不是没有烂醉的醉汉。有名的例子是李白想掬起映在水面的明月,落水而死的传说。

“不解愁人闻亦愁”,这是白居易的名句。但这是“诗境”的天地,现实中在人前乱醉是一件很羞耻的事。

日本第一次在中国史书中登场,是在众所周知的《魏志·倭人传》里,记载说日本人“性嗜酒”。人大多都好酒,史书中特别记载一笔,那肯定不是一般地好酒,而是非同寻常地好酒。也就是说,喝得酩酊大醉,自古以来在日本就被允许。

不过,如今日本的酒席宴会上醉汉少了,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感觉。日前野坂昭如在一段文章里写道:“最近,很少见人酒后大吐。”

他也发现了这种情况吧。原因有很多,例如警察力量充足,醉汉马上被保护起来了;即使有吐的,也马上被清扫干净了。

又或者,日本人开始成熟起来了?那倒也好。可爱的稚气消失了,但又没有成熟起来,这样的人最难打交道了。

半途而废可不行。衷心祈祷日本人不要吊在半空中半上不下。

例 外

比较是一种容易理解的说明方法,但危险的陷阱就隐藏在周边。特别是在比较集团时,陷阱密布,不可疏忽大意。

集团也和个人一样,各有各的性格。但是,也有例外。只是有时例外是千分之一、百分之一或十分之一,有程度之差,处理时所费精力自然有所不同。不论如何,如果夸大一个例外,把它当作集团的性格,就会落入陷阱。

第一次到某地的旅行者,对当地的印象一般很鲜明,能意外地抓住要害之处。我很喜欢读他们的游记。只是,前面提到的例外现象,会被误解为一般现象,因此要格外注意。

1860年(万延元年)来到日本的英国植物学家福琼1,在江户肉铺的店头看见挂着猴子肉。

猴子被剥了皮,跟人类种族如此相近,让人感到很不舒服。也许日本人认为猴子肉很好吃。

他的游记中这样写道,看来他误以为日本人喜欢吃猴子肉。肉铺里有猴子肉,这是福琼亲眼所见,没有错。但喜欢吃猴子肉的日本人,也只是极少数。

说到猴子,有些日本人相信中国人会割下活猴的头吸食脑髓,把小家鼠渍蜜生吃等。不能说没有这样的人,但即使有,也是极少数的例外。

日本兵曾一度十分精锐。日本兵问中日战争中被俘的中国兵:“怎么样,还有力气再战一次吗?”

中国兵回答:“如果是101,再战几次都行。”

日本的101军团以东京的召集兵为主体,不是很强。新剧的友田恭助2属于这个军团,战死在吴淞。这么说可能会被101的退伍军人斥责,这个部队可以说是日军中的例外。

中国人宽容而有耐心,湖南人却从屈原开始,就是不知妥协的顽固者,血气旺盛。

听某位华侨老人讲过,他年轻时,作为电器技师去湖南某地赴任,坐人力车从车站到市政府时,路很难走,坡道很多,花了很长时间。因为刚到新岗位,他很在意时间,催车夫:“快点。”

车夫站住扔下车把,回嘴道:“我来坐车,你来拉,看看能不能快点。”

“好好,慢慢走也行。”他大惊之下道歉,对方却不听,绝不妥协。据说,年轻的电器技师最终只好拉着人力车走。

湖南人口很多,这类人就算是例外,也占有相当的比重。毛泽东、刘少奇就是湖南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