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路标5:老师(7)

大学路线图 作者:林少波


不要等到碰壁了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没有一个老师故意要害你,与你过不去。只是所处角度的不同,你觉得他们故意跟你找茬,其实老师的一些做法,我们当时不理解,等到毕业了,回头想想,就完全明白他们的良苦用心了。另外,由于老师要面对的是几百个甚至上千个学生,不可能与每个人都有很好的交流,错过了与我们交心的机会。于是,就产生了误解。

外表严厉、内心善良的王老师  

我大学的时候有一个教我们专业课的老师,姓王。那个时候,就听师兄们说这个王老师很严厉,过他的课挺难的,而且很“冷漠”,被学生们称为系里的“四大名捕”之一(“名捕”指的是考试时逮学生,“故意”不让学生过)。开始时有了这个印象,我对王老师也就没有多大的好感。我大学时的成绩是属于那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我的课虽然不是每门都那么优秀,但是至少都能及格的。因此,也就少了与王老师“交锋”的机会。自然地,我也没有入王老师“法眼”。可以说,大学时期,我们俩互不熟悉。至少,我知道有一个王老师,但是王老师可能那时对一个叫“林少波”的学生并无多少印象。  

巧合的是,毕业论文导师朱老师与王老师关系很好,他们俩是系里专业课的两大权威与支柱,有时自然地在一起聊天。大四快毕业的时候,朱老师无意中与王老师聊起我,还特别介绍了一下。于是,在论文答辩会上,我和作为专家组组长的王老师有了一次简单的交流。当时我们也留了彼此的电话号码。  

2007年3月的一个夜晚,王老师给我来电话。我有点诧异。  

原来,是中国教育电视台的一个叫《高考导航》的节目,介绍全国一些高校的特色专业,4月份准备做我们母校的,而且就是我当时所学那个专业。王老师作为学校的“优秀教师”代表已经上了访谈了,因为节目需要再采访一下“优秀毕业生”代表,王老师当时就想到我和另一个师弟了。于是,我也有了上中国教育电视台的经历。尽管专访做了有差不多半小时,但是最后节目播出时间只有十几分钟,但是我觉得还是很有意义的,至少以自己的努力与诚意为自己的母校做了一次宣传。  

后来,与王老师接触的机会多了起来。他多次邀请我回母校给师弟、师妹做讲座,告诉他们怎么做职业规划、怎么让大学生活过得更科学。好几次,他把我推荐到别的学校上培训班的课,由此我对外培训的机会越来越多  

就这么一来二去,我们俩的关系逐渐熟悉了起来,大学时彼此不熟悉,反而是在毕业后成了哥们儿般的师生关系。王老师也是一个“纯爷们”,因此我们俩有时经常找机会一起吃饭喝酒。在几次聊天中,王老师跟我说起了对现在学生的担忧,也聊起了他帮助过的一些学生所取得的成绩,还问我能不能帮着给现在的师弟师妹找实习或兼职的机会。  

我终于明白,其实,王老师是一个外表严格、内心真正关心学生的老师。  

上个月,经常跟我联系的一个师妹在一天晚上网上聊天时,无意中知道我周末要去找王老师喝酒,说起她上课时看一本小说,结果被王老师没收了的事情。周末时我和王老师吃饭,聊起了这个事儿,我知晓了整个事情的经过。后来,我找了我师妹,很严肃地对她说:“你上课看小说本身就是不对的,而且是王老师请外面的老师来给你们讲课,对别人更是不尊重,王老师没收你的书是对的。你不要把王老师的严格当成是对你的刁难。如果他不是关心你们的成长,放之任之,眼不见心不烦,何乐而不为不是真心为你们好,他干吗非要操这个心?你自己想想就明白了。”  

我们很多人总是在拥有时不知道珍惜,往往把别人对我们的关心当成是对我们的刁难,等到有一天在社会上碰壁了,才后悔当时没好好听老师的话,后悔没有好好学习老师教给我们的专业知识和为人处世的道理。因此,从现在开始,好好尊重你的老师,好好跟他们学习,体会他们的良苦用心,否则,悔之晚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