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京剧场的历史记忆(1)

旧时风物 作者:赵珩


剧院的建设和舞台的演出,是国家文化建设与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不久以前,国家大剧院正式落成,北京市民争先恐后前往观看,演出盛况空前,当此之际,不禁使我们想到旧日的剧场和舞台。历史上作为都城的北京,剧场和舞台曾经历过怎样的沿革与变迁?这个问题也许会引起大家的兴趣。

从元代到民国初年的北京舞台

剧院或者剧场这个名词,应该是近代的称谓;剧场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称谓。剧场中的舞台是戏剧的一个载体,谈到舞台的变化,首先应该回顾一下戏剧演出的情况。北京是一个有着八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早在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时代,戏曲已经在北京的舞台上演出了,我们平常讲的金院本,虽然演出情况无从考证,但地点也应该是北京。

元代是杂剧最为兴盛的时代。杂剧的成熟有一个过程,首先是元曲,就是所谓散曲,后来形成杂剧,像关汉卿所作《望江亭》、《谢天香》、《窦娥冤》、《单刀会》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钟嗣成的《录鬼薄》,记录了元代著名戏曲作家大概一百五十多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土生土长的大都人,可见,在元代北京的戏曲演出非常的兴盛。今天虽然一些形象的东西看不到了,但在山西洪洞县广胜寺的明应王殿还保存有一幅“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坐场”的壁画。看过话剧《关汉卿》的人都知道,当时很多演员都名之为“秀”,如珠帘秀、赛帘秀,所以忠都秀也是在元大都演戏的著名演员。在许多讲到元杂剧的书中,都用这幅忠都秀做插图,图中的舞台已经有绘画图案的软幕,左右有上下场门,演员戴胡须,就是通常说的髯口,有的手执道具,另外还有场面,也就是乐队,说明元杂剧在当时已经很成熟了。

明初戏剧演出也很兴盛。宫廷里演戏,不仅局限于戏剧,也包括一些音乐舞蹈。演出场所是在玉熙宫,也就是今天北海的西岸,原国家图书馆的位置。一些官宦人家自己有畜养的戏班,明代的奸臣严嵩,家里就有戏班。大众观剧的场所既有城市坊肆中的戏楼舞榭,也有乡村中的戏台。具体形式因缺少文字记载,又无遗迹可寻,很难有全面了解,我们仅能从周贻白、周华斌父子的《中国剧场史》、《京都古戏楼》中得知一二。

明代万历年间,宫廷演出可以说达到一个高潮。当时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的一些庙会、茶园都时常上演各种剧目,王府、第宅内所畜戏班唱戏也是非常频繁。明代主管宫廷演出的是教坊司,大致是在今天东城区东四南一带,所以遗留下很多胡同的名称都跟戏曲演出有关,例如本司胡同就是教坊司所在地,再有如演乐胡同、马姑娘胡同、勾栏胡同。勾栏是宋代的叫法,明代延续下来,勾栏胡同后来改为内务部街。这些胡同都是戏曲演出非常集中的地方,今天给我们留下的大概只有它们的名称,明末由于内忧外患的局势,整个演出活动从宫廷到民间都处于萧条状态,清初以后才重新繁盛起来。

戏曲艺术是不断演变的。明代早期,元杂剧还有它的舞台,后来成为北曲,逐渐南曲也进入北京,像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等很多南曲也搬上北京舞台。北京当时能够看到的戏曲中还有很多地方剧种,比如说弋阳腔、海盐腔,还有最后形成的昆腔,今天叫昆曲或者昆剧,它形成于江苏昆山地区,刚刚形成的时候也叫水磨调。昆曲进入北京后,非常受人们欢迎,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词句非常典雅,一方面也是剧情起伏跌宕。当时一出昆曲演出要分两三天才能演完,后来逐渐只演一些精彩的折子,比如汤显祖《牡丹亭》中的《游园惊梦》或是《西厢记》中的若干片段,词句典雅而脍炙人口,很多唱词甚至家喻户晓。戏曲史上有这样一句话,叫“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用来形容昆曲的普及。什么是“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原来,两句分别出自《长生殿·弹词》中的“不提防余年值乱离”和《千钟戮·惨睹》中的“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意思是说这样的唱词老百姓都耳熟能详,家家户户哼在口中,这与后来很多人都会哼唱京剧“我坐在城楼观山景”或是“父女打鱼在河下”一样,所以昆曲在当时的影响是很大的。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不同,戏曲在清代中期也发生了变化。当时昆曲被誉为“雅部”,和它相对的是“花部”。什么是花部呢?上面讲的弋阳腔、海盐腔等,还有梆子腔,都属于花部。花部一开始和雅部并存,在一些士大夫的观念中,雅部属于正声,花部属于乱弹,乱弹并不完全是贬低的意思,它包括许多剧种,涵盖的面比较广泛。

这时期不但南方的剧种来了,北方的剧种也逐渐进入,最突出的是秦腔到北京。当时秦腔有一位演员叫魏长生,有出剧目叫《滚楼》,可以说轰动京城,震惊朝野。那时的秦腔并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秦腔,而是流行于山陕一代的丝弦二黄。由于秦腔演出的一些戏比较贴近生活,很多男女情爱的东西,所以被政府认为是坏人心术的靡靡之音,被明令禁止。但不管怎样禁止,这些属于乱弹的剧种还是在民间迅速地发展起来,昆曲的统治局面逐渐就被撼动了。当时还有一些剧种像安徽的徽调、湖北的汉调都进入北京。徽班正式进京的时间应该是在乾隆五十五年,也就是1790年,所谓四大徽班,就是以高郎亭为首的三庆、四喜、春台和和春这四个班社,使乱弹花部更为兴盛,而且互相吸收各方的艺术营养,后来徽汉合流,形成了皮黄。有人问皮黄是不是京剧?严格来讲,皮黄还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京剧,而是皮黄戏,就是徽汉合流以后形成的西皮戏和二黄戏,以致今天京剧的念白里面还有所谓的湖广韵、中州韵这些说法。所以在乾隆五十五年以后,只能说是徽班进京,不能说京剧已经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京剧定型应在同光时期。大家最熟悉的一幅画是沈蓉圃的《同光十三绝》,画中都是当时著名的戏曲艺人,应该算是最早的明星画像;其中老生比较多,有余三胜、卢胜奎、程长庚,小生有徐小香,老旦有郝兰田,丑有刘赶三、杨鸣玉,旦角有梅巧玲、余紫云。从《同光十三绝》这幅画里也可以看到彼时的演出情况和当时人们追星的心理状态。

清代的演出地点可以分为几大类,一是宫廷,二是王府和宅第,三是会馆,四是茶园和饭庄,五是民间庙会或者乡间戏台。当时营业性的演出多是在茶园或者茶楼里面。

清朝康熙以后,宫廷里面的演出活动非常多。主要的演出场所除故宫之外,还有西苑,也就是今天的中南海以及圆明园,各处都有很多戏台。慈禧时代修颐和园,建造了德和园大戏台,时代就比较晚了。故宫里面的戏台,规模最大的是畅音阁的三层大戏台。除此之外,在乾隆时期修了宁寿宫戏台,也就是乾隆花园里面的戏台。还有一些中小戏台,像景祺阁、倦勤斋和漱芳斋的戏台。漱芳斋的戏台有两个,一个在漱芳斋外面,一个是漱芳斋里面的小戏台。漱芳斋戏台是不能演大戏的,多是清唱《思凡》一类的昆曲折子,或者像一些插曲、八角鼓这类曲艺形式的演出。

西苑里面的戏台也很有特色,有纯一斋戏台,可以一边看戏,一边看水,赏荷花,是一个抱厦戏台,今天已经不存在了。西苑里面的春藕斋戏台,也非常有名。

圆明园有一个非常大的戏台,就是被英法联军烧毁的同乐园大戏台。我们现在一说到清宫戏台,大家一般熟悉的就是故宫里面的畅音阁大戏台,还有就是颐和园的德和园大戏台。颐和园的德和园大戏台在清宫戏台中规模最大,而且最后建成,气象恢弘,有上中下三层。这个戏台很有特点,建筑本身也有很多突破;最上面一层称为福台,中间的一层称为禄台,演出的最下一层称为寿台。除了有上场门、下场门以外,还有从寿台到禄台、也就是从第一层到第二层的楼梯,禄台外侧还有栏杆,这些都是德和园戏台的特点。这里演出一些喜庆戏或者神话戏都可以,比如《目连救母》,就用到下面的设施,像《安天会》这类戏可以用到上面的设施,整出戏得以立体地呈现出来。此外,承德避暑山庄有清音阁大戏台。圆明园的同乐园大戏台,不仅能演戏,还能举行一些盛大的庆典活动。

王府戏台的规模自然不能和宫里相比。今天我们还能够看到的王府戏台有两个,一个是恭王府花园里的戏台,还有一个是在宝钞胡同的那王府戏台,那王府就是蒙古王公那彦图的府第,那里的戏台也是保存尚完好的王府戏台。

除了宫廷和王府之外,还有就是会馆戏台。会馆是各省或者各地同乡联谊会,可以提供食宿接待,能够举行一些公益活动。当时几乎每一个会馆都有戏台,会馆最多时数量达到三百多个,除了省级和其他州县地域性会馆以外,还有行业性的,所以戏台也有多所,例如从前有织云公所戏台,现在没有了,现在能看到的行业会馆戏台只有银号同业公会的正乙祠。地方会馆戏台现在保留还有三处,已经修缮对外开放的就是湖广会馆戏台,此外还有安徽会馆戏台和平阳会馆的戏台。这些地方除了演戏以外,还能举办一些大型会议或活动;比如安徽会馆曾举办过欢迎李鸿章的仪式,湖广会馆也是曾国藩去看过戏的地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