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的要求是非原则性的,不能因为她采取执著的方式而拒绝满足,否则孩子主张自己权益的意愿将受到压制;如果孩子的要求违反了一贯的教养原则,且满足他不会带来不可逆的后果,只要这类“执著”行为不是很密集,适当妥协一下也是可取的,未必会带来所担心的负面影响。就像执拗期的孩子需要父母宽容、耐心甚至放弃一些原则一样。
与执拗不同,执著不是瞬间爆发且来势凶猛的哭闹,而是温和、坚韧而又难以被轻易忽悠的“信念”——“我要一颗糖”“我要一个发夹”……小人儿所执著的东西看起来或许总是这么可笑,但很多时候他们就这样坚定地维护着自己的主张,不肯妥协。
案例一:
小家伙容易上火,在外婆家的那几天,又适逢便秘,为此不得不断绝了别人好心供应的零食,糖块当然首当其冲。偏偏有一天,小家伙突然心血来潮,跟我要糖吃。这个时候,她已经两天没大便了,我不愿意给她,便装模作样地到房间里找了一通,然后出来说道:
“宝宝,没有糖了,吃苹果可以吗?”
“不可以,我要吃糖!”一副不容商量的语气。
我再度折回“找”一通,回来问她:
“宝宝,没有糖了,吃烧饼可以吗?”
“不可以,我要吃糖!”小家伙正襟危坐,不依不饶。
再去“找”,再问:
“宝宝,没有糖了,吃饼干可以吗?”
“不可以,我要吃糖!”没有任何妥协的曙光。
再“找”,再折回,反反复复:
“宝宝,吃玉米可以吗?”
“不可以,我要吃糖!”
“宝宝,吃月饼可以吗?”
“不可以,我要吃糖!”
“宝宝,吃巧克力可以吗?”
“不可以,我要吃糖!”
……
“不可以,我要吃糖!”
最终以我的妥协而告终,这场拉锯战持续了至少一个小时,坐在旁边的舅妈都快笑死了,说见识了桐桐的“固执”,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就这么懂得坚持了。
案例二:
从外婆家返沪时,在济南的大学同学那里逗留,中午在同学的私家车里,小家伙看中了瑶瑶表姐头上的发夹,无奈不小心弄坏了,大哭,为了不让同学笑话,我便对她说:“等到了火车站妈妈再给你买一个。”
小家伙还算懂事,听说有“延迟满足”的东西,果然不哭了,不过跟我补充了一句:“我要妈妈给我买个紫色的。”
“好,到了火车站妈妈就给你买个紫色的发夹。”就这样达成了交易,小家伙恢复了原来的好心情。
承诺被小家伙接受后,我以为小家伙就把这件事忘记了,谁知在济南逗留的八九个小时期间,小家伙大约每隔一两个小时就提醒我一次:“妈妈,你要到火车站给我买紫色的发夹!”
没想到小家伙会一直想着这件事,我一面为她的执著感到可爱,一面心里打鼓,不知道到了火车站会不会真有这样的发夹。
到了火车站,果然没有这样的发夹,失信于孩子,我的心里隐隐有些失落,只好进一步承诺她到了上海再买。小家伙果然又把这句话记在了心上,不时地提醒我不要忘记给她买发夹,直到我最终买了一包送给她!
为什么两岁多的孩子会如此难“忽悠”呢?这就要从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说起:两岁的孩子已经具备了惊人的记忆力,可以轻而易举地记住4个月之前发生的事情,更何况与自己直接相关的内心需要(糖、发夹)!偏偏这个时候,他们的自我意识又有了一定的发展,渐渐懂得了宣布并维护自己的主张,所以,在他们认准的“信念”上表现出无比坚韧的执著行为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这样的执著的确有点儿考验妈妈的耐心和原则,特别是当小家伙执著于一些违反教养规则的事物时,当妈妈的一定分外头大:是想办法转移注意力还是就此妥协?再或者,应该来个冷处理,任小家伙失望到哭?谁让她来个这么无理的要求呢!
应该说在这方面我是个软心肠的妈妈,遇到桐桐温柔地喊着“妈妈”坚持达到某个违反我教养原则的目的,如果满足她的要求不会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比如吃颗糖),我一般会在转移注意力失效之后,放弃自己的原则去迁就她。如果这种满足不能即时进行(比如买发夹),那么我就会在承诺“延迟满足”后,尽量兑现自己的诺言,否则,孩子的记忆力已经如此强大,妈妈的失信将对她产生比得不到心爱之物更大的负面影响!
之所以选择了“妥协”的应对方式,是因为考虑到孩子的行为通常是阶段性的,通常受甚至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心理发展规律支配,在某种行为主导的特殊时期里,适当地放弃一下原则迁就她一下,后果并不会像担心的那么严重。
总之,我个人认为:如果孩子的要求是非原则性的,不能因为她采取执著的方式而拒绝满足,否则孩子主张自己权益的意愿将受到压制;如果孩子的要求违反了一贯的教养原则,且满足他不会带来不可逆的后果,只要这类“执著”行为不是很密集,适当妥协一下也是可取的,未必会带来所担心的负面影响。就像执拗期的孩子需要父母宽容、耐心甚至放弃一些原则一样。
当然,如果孩子的要求触犯了原则性且有一定健康或道德风险的界限,我们就不能心慈手软了,冷处理也许是比较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