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接受,孩子的“重复”行为都是高频率地客观存在的,因为“重复”是他们的学习方式,也是他们获得心理能量的基础。允许孩子重复,就是尊重他们的学习方式,就是给他们力量和安全感,就是对他们选择自由的肯定!
和许多孩子一样,宝贝桐桐有时候非常喜欢重复地读一本书、看一个碟片、玩一种游戏或者听一个故事。就拿近几日看碟片《Dora》这件事来说吧,自从小家伙看了那集《Baby Dino》,似乎就爱定了它,每次允许她看碟片时,都会点名要看这个。然而,如此自然的行为,却令桐桐爸十分恼火,以至于每次我遵照宝贝的要求给她放《Baby Dino》时,都禁不住出现一次“争吵”:
“你不会给她换一个吗?!”桐桐爸愤懑不堪。
“可是孩子指名要看这个啊!”我理直气壮。
“她懂什么啊!每次都看这个,有什么看头!你直接给她换个新的不就行了嘛!”桐桐爸不依不饶。
“又不是给你看,孩子看她喜欢的东西有错吗?”我针锋相对。
“你不给她看新的怎么知道她不会喜欢上别的?”桐桐爸坚持认为不能让孩子盯着同一个东西看,似乎这样就妨碍了她的学习。
“给你说过多少次了,孩子是通过重复学习的!”我坚持打开了《Baby Dino》,桐桐爸不甘示弱,跑过去又关掉这个,打开另一个,结果惹得宝贝桐桐大叫,要求继续看《Baby Dino》,爱女心切的桐桐爸只好又无奈地切换过来……
每到事态发展到这里,我就感到又好气又好笑,这个爱女心切的桐桐爸,应该说他的出发点是好的,考虑的是想让孩子多学点新东西,可是他不能接受的事实是:孩子是喜欢“重复”的,“重复”是他们的学习方式和生存方式。
为了避免更多的“桐桐爸”出来干扰孩子的学习,我一定要写这篇文章,替“桐桐们”说几句话。
喜欢“重复”的孩子
如果我们曾经细心观察,我敢保证大家都会注意到这样一些事实:
有时候,孩子会重复地操练一个动作。比如,往小瓶子里放豆子,他会坐在那里放进去再倒出来,倒出来再放进去,不厌其烦,乐此不疲。
有时候,他们喜欢在睡前听同一个故事,即使这个故事已经熟悉的过耳成诵、倒背如流。比如宝贝桐桐有一段时间就爱上了那个《打呵欠》的故事,其实这个故事什么动人的情节都没有,有时候连我都想不通小家伙为什么会爱上它。
有时候,他们会喜欢反复听同一个东西。比如,这段时间,宝贝桐桐爱上了机灵狗中的《Gooey Gum》,动不动就让我给她播放,听了一遍还要听一遍,害得我一次又一次地在MP4里翻找这个东西。
有时候,他们喜欢重复地说一个词汇,特别是在刚刚学会的时候,比如,宝贝桐桐刚刚学会“果然”这个词的时候,动不动就“果然在这里呀!”“果然是我呀!”“果然是小猫呀!”等等。
……
总之,此类的“重复”似乎有点不胜枚举,一句话,在像宝贝桐桐这样的孩子这里,“重复”往往是一个高概率事件,他们在“重复”中体验着属于他们的乐趣,在“重复”中一天天长大……
为什么孩子喜欢“重复”?
为什么孩子这么喜欢重复呢?这种看似“事倍功半”的行为往往让喜欢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成人看不懂。事实上,对孩子来说,“重复”的意义十分重大:
一方面,孩子在重复中习得知识技能,发展心智。
幼小的孩子,由于记忆力和理解力还相对有限,一个新奇的概念、词句、旋律或事物往往需要经过多次的重复,才能在不断的强化中将他们纳入长时记忆,成为可以随时提取的表象、语言等创造素材。现实中我们常常可以观察到这样一种情况:孩子在听某首唐诗或听某首儿歌的时候,开始可能只喜欢傻呆呆或者若无其事地听,突然有一天,小家伙却可能把听进去的东西“吐”出来了,一下子会接着妈妈说唱,甚至会通过“移花接木”对已经学会的诗歌进行创造性的改编!这就是多次重复之后的“突变”!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一点,便可能会急功近利于孩子“学会”或“创造”这个结果,却不耐烦孩子学习的过程——不断的重复。
另一方面,孩子在重复中体验自己的力量,获得安全感。
在当今的核心家庭中,孩子常常是雷打不动的“上帝”,爸爸妈妈则心甘情愿地“俯首称臣”。不要以为孩子在家里可以“称王称霸”就会感到自己的强大,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是非常脆弱的,在“全能”的父母面前,他们常常因为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或身外的物质世界而感到自身力量的渺小。而“重复”,却使儿童感受到力量和独立,因为孩子之所以愿意“重复”进行一种活动,往往是在他能够自主地控制那种行为(熟练地在瓶子里装、倒豆子)、拥有选择自由(比如,指示妈妈给她放某首歌)或者体验熟悉的场景(比如温习同一个睡前故事)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通常因能够控制局面而获得一种力量,进而产生心理的安全感。
结论:给孩子“重复”的权利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为了让“桐桐爸们”信服一个事实和道理: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接受,孩子的“重复”行为都是高频率地客观存在的,因为“重复”是他们的学习方式,也是他们获得心理能量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允许孩子重复,就是尊重他们的学习方式,就是给他们力量和安全感,就是对他们选择自由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