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鼓励孩子表达感受

爱出一个好宝贝 作者:桐桐妈


就像成人一样,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不是想得到对抗性的说教,而是希望得到理解与接纳,所以,孩子的所有感受都值得我们共鸣,哪怕这种感受并不是我们希望发生的。

进入两岁的桐桐,越来越喜欢表达内心的感受了,身边的事物越来越频繁地被她评头论足,他人的行为也不得不时常接受她的“审判”,有时候她用语言“指点江山”,有时候则用行为表达意愿……

案例一:

有一天,我带她在公园里玩。正在草坪上闲荡的时候,小家伙看到一个男宝宝坐在装饰灯上玩,立马便对这一危险行为发表了看法:

“妈妈,他这样做是不对的!”

“哦,是的,这样太危险了,桐桐不会这样做,对不对?”

“嗯,桐桐是个乖宝宝。”

案例二:

瑶瑶表姐的蜡笔很好用,桐桐非常喜欢,只是小家伙有个毛病,用着用着就想把上面的包装打开,连续打开了两只之后,瑶瑶姐姐只得给她收走一些,小家伙倒没说什么。

一会儿,瑶瑶姐姐开始跟我告状:

“大姨,她把我的蜡笔都脱光了。”

“嘻嘻,我这里还有一个脱光的呢。”瑶瑶姐姐话音刚落,就见小家伙手里举着另一只刚脱光的蜡笔给我们看了。

我只好去批评她:

“桐桐,蜡笔是用来画的,不是用来玩的,你为什么要把蜡笔的衣服脱下来?!”

没想到桐桐振振有词:

“桐桐很生气,桐桐还想画画,瑶瑶姐姐就把画笔拿走了!”

案例三:

前几天,我和他爸爸吵架了,谁也不想理谁。尽管各自都对桐桐一样关爱,夹在中间的桐桐却显然感觉到某种紧张的气氛,一会儿看看爸爸,一会儿看看妈妈,似乎想说什么,似乎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察言观色”一番后,小家伙竟然一手拿起爸爸的手,一手拿起妈妈的手,把两个手放到了一起……

案例四:

有天下班回来,顺便给小家伙买了一件蓝色的睡裤,小家伙倒也喜欢,看到后就自己拿去穿了,穿上之后,在床上装模作样地走了两圈,就开始发表评论了:

“妈妈,这个蓝色的不好看——啊(阴平,长拖腔,就像领导讲话的语调)——下次不要买这种颜色啦,可以买紫色,斑马色也可以。”

……

此类例子真是不胜枚举,看着小家伙每天都像小大人一样地指东道西,越来越感到成长规律之强大。

两岁的孩子,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正在逐渐成为具有思维、观念和自我意愿的个体。有了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在与周围世界互动的过程中,他们也越来越渴望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词汇量的扩大,又使得他们有能力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于是,我们日渐发现了一个评论家和具有主观意志的“小斗士”:“我不要吃面条”“这个东西不好看”“我要穿那件蓝色的衣服”……他们不停地表达着对身边事物的好恶、自己的内心体验、对某个状态的期望、对某个事件的认识,在语言力有未逮的地方,他们也会用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或倾向,案例三便是个典型。

孩子对内心感受毫不吝惜的表达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他们需求和想法的机会,这显然为我们更好地跟他们互动提供了有利条件。比如,由于孩子已经能够明确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就完全可以在为他买衣服时让他发表意见,这对孩子来说既是独立选择的机会,又是主观意愿被尊重的体验,于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再比如,当孩子在对某件事的正确性表达感受的时候,就为我们的教育引导提供了机会,案例一中桐桐对小朋友的行为做是非判断时,我便及时给了引导。当然,并不是孩子所有的感受都必须即时被引导或矫正,当孩子在表达自己主观偏好的时候,我们就不要急于评头论足了,因为这类感受具有一定主观性,本来就是无所谓对错的。比如,当孩子声称自己不喜欢蓝色的裤子,却偏好绿色的裤子时,我们能借机引导他喜欢蓝色吗?显然没道理!

还有一类感受,关涉着孩子与他人互动时的思维方式。比如,某一天,孩子回到家,向我们抱怨幼儿园的小朋友××之讨厌,听到小家伙愤愤的声讨,我们可以意识到宝贝在对××做片面的评论,因为前几天这个小朋友还是她嘴巴里的好朋友,我们还担心长期这样下去,小家伙很可能会因此养成家长里短的坏习惯。总之,关于小家伙抱怨不确切、不适宜性的各种担心会包围着我们:要不要立马引导小家伙全面看待这个小朋友?要不要告诉孩子背后非议别人是不对的?要不要……?很多疑问可能会聚拢而来,但我的意见是:不要!因为此时的孩子不过是利用这种情境性的感受表达来宣泄内心的某种委屈感受,也许今天××小朋友的确让孩子感到不开心,那么,坦然地倾听一下孩子的抱怨并不会立马引来具有道德意义的负面结果。先共鸣孩子,让孩子感到好受一点儿,接下来的亲子相处过程中,我们有的是时间来“矫正”孩子。比如,两天之后,我们可以有意拿起××小朋友送给她的发卡,当面称赞这个小朋友懂得分享,或者也可以在当晚睡觉前有意引导孩子回忆一些与××小朋友愉快相处的细节,在这样有意设置的教育情境中,孩子自然会意识到这个小朋友的可爱之处。

总之,就像成人一样,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不是想得到对抗性的说教,而是希望得到理解与接纳。所以,孩子的所有感受都值得我们共鸣,哪怕这种感受并不是我们希望发生的。比如,当孩子哭着跑过来告诉我们他摔得很疼时,即使我们希望孩子做个勇敢的男子汉,最好也不要说“男孩子应该勇敢一点”,否则,孩子很可能会在今后压抑自己的有关感受,甚至把所承受的情感压力以暴力的方式发泄出来;反之,如果我们在孩子哭着跑来时及时共鸣孩子的感受,“乖宝宝,一定摔得很疼吧?”孩子反而可能因为被理解和共鸣而擦干眼泪接着玩。即使是对于那些需要矫正的认识(比如上文中孩子对××小朋友的负面评论),我们也应该在共鸣的前提下寻找机会引导孩子。

换句话说,在孩子刚刚学会表达感受的时候,任何轻易的压制或矫正都可能剥夺他们的表达欲望,甚至摧毁他们对自身判断力的信心。在他们还没有学会全面看问题之前,在还没有学会理性地决定自己的好恶之前,他们需要的是即时的理解和尊重,有的引导可以立马进行(如案例一),有的则可以延后进行,以不影响孩子继续表达的积极性为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