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日本总是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上
近代中国历史恍如昨天的噩梦,充满屈辱与血泪,即使是历史课堂上的学生仍能读出疼痛。是什么样一种力量使中华民族遭遇空前的亡国灭种危机?
读历史的人不可避免地要戴上"有色眼镜",鲁迅先生从历史的字里行间看到的是"吃人"二字,吴思先生从历史里发现了"血酬定律"。历史有很多种读法,以不同的逻辑和眼光来打量历史,总是会有令人惊讶的发现。翻看近代中国历史,会发现中国总是逃不开日本的梦魇。
日本是中国无法避开的一个邻居。百余年的历史让中国人无法不把日本看成一个恶邻居。在近代所有涉足中国领土的列强中,涉足最深、影响最恶劣的,只能是日本这样一个近邻。
推动历史向前无外乎两种矛盾,一是阶级矛盾,一是民族矛盾。在中国的近代,民族矛盾几乎完全决定了历史的走向。
翻看历史不难发现,在这些民族矛盾中,日本总是危害中国的急先锋。每每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转折点上,我们总能发现日本在起着破坏作用。
以最近的事例而言,当今的中国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正在融入国际主流社会,已经站在了强国的门槛。但与此同时,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持续了20多年的"中日友好"局面却被打破了。
进入20世纪的最后几年,中日关系在平静了许多年之后,出现了一系列的不稳定因素。与历史上的中日关系类似,挑起事端的总是日本一方。
自1996年日本桥本龙太郎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之后,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之下,出于凝聚"民族主义"的需要,以小泉首相为首的日本的政治人物和团体不顾中国和亚洲人民的感情,纷纷参拜靖国神社。
与此同时,钓鱼岛事件、教科书事件、东海气田问题、日本"入常"问题、停止对华提供ODA,(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即政府开发援助)纷纷上演。不仅仅是政治事件,一些经济问题的背后也有日本的身影。中俄建设安大线石油管道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在中国进口铁矿石大幅涨价问题,幕后都有日本的力量。
如果孤立地看待这些事件,或许可以认为这是一定时期的偶然事件,但是如果回望100多年的近代历史和分析日本的地缘特点、文化背景,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事件的出现不过是历史的延续--近代历史上的日本总是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如今亦是如此。
不妨简要看一下近代历史上的中国与日本。
19世纪中叶,闭关锁国了数百年的中国遭遇"3000年未有之变局"。
以中国文化的天下观而言,中国乃天下之中心,其他各国皆为夷狄藩邦。但是,始于18世纪中叶的西方工业革命,让英、法等欧洲国家"提前"进入近代历史,西方与东方的力量对比出现根本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