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节:一、日本军舰撞沉"洋务运动"(12)

日本改变中国 作者:王海涛


甲午战争彻底扭转了中日关系,并改变了远东的政治格局:日本通过战争宣告崛起,成为列强的一员。

甲午战争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收场。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如下:

中国承认朝鲜独立,废除朝鲜对中国的朝贡体制;

中国将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让与日本";

中国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派领事驻扎;

日本臣民可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生产,并且免除一切税收;

允许日军暂行占守威海卫。

不久,在俄、德、法三国的干涉下,日本被迫放弃割占辽东半岛,但仍索赔5000万两白银。

关于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历史课本上已经有较为充分的总结。仅从历史事实来讲,当时两军的对比几乎相当,无论海军还是陆军,日军并不占明显优势。但是战争暴露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当两军对峙的时候,力量并不弱的清军表现得不堪一击。清军的首领出现大量的不战而逃,甚至投降的情况。

这表明,清军之败败在"管理"方面,这种管理,应该表现为军事体制,而军事体制又是政治体制的一部分。恰恰在这方面,大清朝在洋务运动中并未涉及。

当然,体制的原因归根结底是人的原因。在相同的民族危机之下,中国人--大清朝的那些精英们选择技术上的转变而没有进行思想上的转变。大清朝的贵族和官僚甚至知识分子中,在甲午战争之前没有出现像伊藤博文、福泽谕吉那样的人。

另外,在战争过程中,中方没有"涌现"出一位堪与日军抗衡的将领。而在日军方面,一批向来具有扩张思想和"大陆政策"的执行者可谓"脱颖而出"。其中,日军侵华鼓吹者和直接指挥者陆奥宗光(1843-1897)不得不提。

陆奥宗光少年时赴江户求学,结识当时各幕的倒幕勤王志士,1862年离开江户前往京都从事勤王活动,次年入海军操练所学习,不久与伊藤博文等结识。此后曾赴欧洲考察,并在1892年出任伊藤博文内阁外务大臣。

甲午战争爆发前,陆奥宗光配合军事上的挑衅行动,积极在外交上进行活动。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极力争取英、美等国对日本的支持。

1894年6月25日,俄国政府为阻止日本势力进入朝鲜,劝告日本政府与中国共同从朝鲜撤兵。

甲午战争爆发后,清政府在军事上接连失利,被迫于1895年1月派总理衙门大臣户部左侍郎张荫桓、兵部右侍郎兼湖南巡抚邵友濂为全权大臣前往日本求和。在中国议和代表到达日本前,1月27日,日本政府召开御前会议,陆奥宗光亲自起草和约草案,并提出以朝鲜独立、中国割让领土、赔款等苛刻条件作为谈判基础。并与伊藤博文同被任命为议和全权大臣。3月,在日本外交、军事压力下,清政府改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本乞和。之后,双方代表两国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