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节:二、日俄战争硝烟下的"清末新政"(1)

日本改变中国 作者:王海涛


二、日俄战争硝烟下的"清末新政"

日俄战争,这场发生在中国领土上的"国际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比对日本和俄国的影响还大。中国的精英们不愿意再给政府时间。一切改革,都为时已晚。

改革本来是为了解决问题,但伴随改革又常常会产生新的问题。任何一场改革一旦出现危机和宣告失败,必然会引发反思。清末曾经有过两次看似自上而下,实则为形势所逼的被动式政治改革,被历史定义为"清末新政"。

政治改革一旦启动,就难以再走回头路。清末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旧体制勇敢的否定。尽管自上而下,但这不是一场能够游刃有余的改革。姗姗来迟的政治改革,因为缺乏稳定的外部环境,注定艰难。当一场在中国领土上发动的"国际战争"爆发,让中国的精英们彻底发现中国无能的时候,他们不愿意再给政府时间。一切改革,都为时已晚。

这场在中国领土上发生的日俄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比对日本和俄国的影响还大。

清末的两次新政,第一次是甲午战争后,光绪皇帝主导的、昙花一现般的百日维新;第二次是慈禧太后主导的"清末新政"。刺激"保守派头子"慈禧太后大搞清末新政的一个动力,就是"立宪的日本打败帝制的俄国"。这本是一个积极的促进,怎奈,对于已经在财政上几近崩溃的大清,已经难以支付政治改革的成本。

慈禧太后是"昏庸"还是"聪明"先搁至一边,单就她开始搞政治改革,已经错过了10年前甲午战争后的改革机遇。

甲午战争之后,反思主导了舆论。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维新派的"崛起",并试图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以雪对日战争失败之耻。戊戌变法虽然因为清政府的内部矛盾而夭折,持续了百日便宣告失败,但它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成为当权者的必然选择,并由此发生了旨在政治改良的"清末新政"。

要解析清末新政,还要从甲午战争之前说起,从一个年轻的"学生"康有为说起。

康有为,说起这个传奇人物,我们的认识仍然是模糊的。他所"发起"的"公车上书",在历史上是否真的曾经发生,至今仍遭到一些人的怀疑。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的历史地位。

这个看着洋务运动长大,看着甲午战争失败成长起来的旧式文人,因为处在一个大变革的年代,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了启蒙者的角色,按照历史课本上的说法,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代言人。

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但它的一个重要"遗产"--民族资本主义却在动荡的大时代中获得初步发展,并酝酿产生了自己的"代言人"。所谓的戊戌变法,推动力量首先来自"体制外"--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代言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