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事方面。裁汰旧军,令八旗及各省军队一律改练洋操;筹办兵工厂,筹造兵轮,添练海军;力行保甲,实行团练。
四、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废除八股取士制度,改试策论;设立学堂,提倡西学,首先开办京师大学堂,令各省、府、厅、州、县,将现有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西学的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新书;允许开设报馆,举办学会;派人出国游历、游学等等。
这些改革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是一次影响深远的"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革。短暂的改革过程中,中国人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第一次获得法律上的承认;保守思想旧文化受到沉重打击,资产阶级思想得以广泛传播。
回头来看,这项政治改革的本质其实是要求放权,尤其是"立宪法、设议院"的政治主张,直接触及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也正由此,这项改革遭到实际当权者慈禧太后的反对,维新运动昙花一现,不足百日宣告破产。
当1898年,光绪皇帝做出改革的努力时,日本已经凭借甲午战争的胜利,成为列强的一员。由于为中国的近邻,其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具有地缘优势,在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日本因为兵力最多而成为急先锋。
列强横行中国并掀起的瓜分狂潮,必然地直接与中国下层人民产生冲突,并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这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发端。
其实,在此之前,中国历史上似乎还没有民族主义这样一个概念。中国历史上的战乱与王权更迭,更多是阶级矛盾或利益集团冲突所致。即使在清军入关,铁蹄蹂躏中原的时候,矛盾还是更多表现为朱明政权与清廷力量的对立。此后,反抗清政府的口号,也是"反清复明",还没有上升到民族矛盾的层面。民族主义是近代的产物。所以,我们所说的19世纪末的所谓民族主义,不过是一种历史层面的总结。
这种民族主义情绪与日本明治维新之前、幕府统治末期的日本民间的民族主义情绪颇为类似。这种类似,表现为盲目排外,以驱逐外国人为目标。双方的口号也类似,在日本是"尊王攘夷",在中国是"扶清灭洋"。这两种民族主义情绪在中日两国得到了同样的"待遇",开始被统治者利用,最后被抛弃。
所不同的是,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不仅为当权者所利用,也为侵略者--日本所利用。
1889年,发起于山东的义和拳首举排外旗帜,与基督教传教士、教民展开斗争。所谓斗争,主要表现为屠杀。
这种盲目的屠杀行为被日本看作其在中国扩大权利的绝好机会。日本政府认为,义和团运动必然激起列强的报复,并需要军事力量,这就不得不依靠调兵最为便利的日本。这时已经接替伊藤博文担任首相的山县有朋抓住这一机会大量增兵中国,并等待列强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