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作为辛亥革命策源地的日本
兴起于甲午战争之后的赴日留学运动,竟然酝酿了一支埋葬大清国的革命力量。挽救,从另一个角度讲,却是埋下了颠覆的种子。
近代中国之命运多舛,常常令人扼腕叹息。当这个古老的国度终于认识到政治改革的必要性时,动荡的内外局势却宣告这一切为时已晚。
兴起于甲午战争之后,准确地说是1896年的赴日本留学运动,竟然酝酿了一支埋葬大清国的革命力量。
历史就如此的具有戏剧性。挽救,从另一个角度讲,却是埋下了颠覆的种子。目的是单纯的,过程是复杂的,结果是不可控的。所以,挽救危机,需要在危机暴露之前。缝缝补补式的改革和挽救,往往种瓜得豆,结出"怪胎"。
留学生运动,在清政府眼中或许就是一个未曾预料到的怪胎吧,它已经成为一支革命力量。
这支革命力量的形成背后,站着一群别有用心的日本人。一个旨在"把满洲、蒙古、西伯利亚连成一片"的日本组织--黑龙会,与中国的革命党人"交织"在一起。后来开启中国一个新时代的辛亥革命,其策源地就是日本,其背后有日本人。
1896年,在清政府开明官僚张之洞等推动下,首批13名中国学生来到日本,开启了留学东洋的热潮。
日本专门为这13个人办了一所学校。单调乏味的日语课程和"水土不服",让这些学生灰心失望。几个星期后,其中的4人"离学"。有7人不仅坚持下来,并且在后来成为中国的首批日本问题专家。
1899年,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已经超过100人。
1905年科举制度取消,阻碍了大批学生的前途。而这时候,留学归国与做官挂钩的情况出现了。一个个海归成为政府官员,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赴日留学,以至于学生中有举家赴日的情况。
为应付这一局面,日本设立了许多专门学校。为了培养未来的"现代母亲",还专门开办了女子学校。
历史上,总是日本学习中国,重视中国向日本输出文化。但这个时候,世道真的变了--中日力量对比一改过去中强日弱的局面。中国人也难得地放下了架子,虚心向日本学习了,从官方到民间,一批批的学生东渡求学。
然后,中国人到海外求学与日本人海外求学不同。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人海外学习,总是能够将好的东西为我所用,以建设性的方式改变日本。中国的学生经过一番学习,仿佛经历了启蒙,发现中国事情的需要推倒重建。
教师们努力使中国留学生们相信,中国面临着日本明治初期的类似情况。但是,这种学习没有培养出体制内的改革精英,反而孕育了革命火种。
随着中国各省把大量的学生送到日本,各省学生们纷纷成立同乡会,以便接纳和指导后来的留学生老乡。
在日本的学习过程中,中国学生逐渐明白了民族主义的重要性,同乡会这种组织更加强了大家的中国人意识。于是同乡会渐渐突破"省界",形成全国性的组织。
学生们民族意识的加强除了教师的作用,还有两种因素。一是当时日本在战胜中国后,"爱国主义"泛滥,日本用大量的诗歌、歌曲、印刷品向人民灌输民族主义,使作为弱国代表的留学生们受到强烈的刺激。另外,作为战败国的一方,留学生在日本难免遭到歧视。拖着辫子的中国留学生常常被嘲讽为"清国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