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并非碌碌无为的1936年(14)

小津安二郎周游 作者:(日)田中真澄


这个时期报纸上和战争相关的报道最主要的是关于战斗。这些报道为了引起某些人的兴趣,下了各式各样的功夫。在战场上,如"英勇事迹"、"战场美谈";在大后方,像"出征美谈"、留守者的"赤诚"特写等。还有偶然成为报道的士兵的家属看了这些报道后为健在的父亲、兄弟、儿子而高兴的"报纸上见"栏目也出现了,这都成了填充版面的不可或缺的结构因素。通过这些报道,强调了战场和后方情绪一体化的情景。有关战场上的小津和其后方家属的两则报道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

泥泞与卡车似乎与"小津的战争"密不可分,这在后来也会出现,不过这一次是以这些报道出现在社会上以及进入人们眼帘的时间顺序为中心进行叙述的,不可能在时间顺序上出现大幅度的调整。如果出现同样的话题,在允许的情况下,我将会涉及,眼下我们先往下进行。在《朝日新闻》报道的三天后,《报知新闻》上刊登了走访小津的谈话报道。

《报知新闻》10月7日晚报,上海冈田特派员15日报道:"我于15日访问了他,他当时正在吴淞的○○部队工作"。部队的名字依然被隐去,但地名明确地写了出来。吴淞位于长江口,是所谓上海的大门口,日本军于8月23日从这里登陆前线。后来在附近的小沟渠遭到中国军队的猛烈抵抗,展开激烈的战斗,是当时日本人所熟知的一个地名。把在这里的体验描写进《吴淞沟渠》的日比野士郎(1903-1975)因此被看做是与火野苇平、上田广齐名的战争文学旗手,这是后话。

总之,通过《朝日新闻》和《报知新闻》的报道,我们知道,这时,刚刚登陆不久的小津以变成后方基地的吴淞为据点,从事联络、运输的工作。

另一方面,处于后方报道领导地位的《都新闻》在10月29日晨报的演艺版上刊登了题为《新版"男人的友情"》的报道。报道中提到,小津向城户厂长请求,想让自己的副导演原研吉把原定自己执导的在应征入伍前脱稿的脚本拍成电影。这个印刷出来的脚本(可能是油印本)从制片厂寄到了战场上的小津那里,这在《朝日新闻》14日的晨报报道中被提及。但考虑到小津对自己的作品有一种坚韧的执著和深深的迷恋,这个报道很难令人立刻相信。我不认为小津安二郎那么容易就把自己的作品转手给别人。

首先标题虽然暂定为《父亲的侧影》,但这是小津和池田忠雄、柳井隆雄一道花了一个夏天写成的剧本,由池田提议写作的,至少在他们之间,这个本子可以命名为《父亲在世时》。

或许这是从宣传部门的野口鹤吉那里传出来的毫无根据的消息。趁着小津不在,反过来利用他做宣传,手段的确不凡。同时,也可以说,小津不在这件事反过来证明了他的一种存在感。无数战争期间的报道不仅把他当做演艺版人物,而且还登上社会版。

其中一个例子是,《都新闻》11月8日晚报社会版上大肆报道了一个情义美谈。这一版最大的标题是横写的《不愧为是"小津",纯情导演小津的面目栩栩如生》,此外还有三行竖写的文字"部队长官真诚的来信,完全读懂了音信不通的缘由,母亲也潸然泪下",这些似乎足以叙述其报道的内容,不过可以把这个故事略加叙述。

小津自出征以来,虽然向朋友知己寄去叙述心情的信件,但寄给母亲的只是简单的家信而已。但据说11月6日,部队长官寄给小津母亲一封信,让我们弄清楚了这是小津为了不使母亲担心的一种考虑(《正如他制作电影一样的心情》)。

放下这篇报道的结构不提,这则报道原原本本地转述了两封信,作为资料很有价值。其中一封是小津寄给池田义信和栗岛澄子夫妻的明信片,于11月5日寄达。另一封是成为这个报道核心的部队长官的信。既然说作为资料有价值,下面就介绍一下全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