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大家对历史人物兴趣大增。电视剧里,皇帝一个接一个,仿佛穿了古装就代表了历史,这在我们学历史的人的眼中,总觉得不大对。因为历史人物很多,不只是那些皇帝、公主;而且,很多编剧把现代人的思维套到这些历史人物的形象里头,未必合于历史研究的学术标准。
我自己对历史的评断,有两个态度很重要。一个是时时心存宽恕,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把自己摆在那个历史人物的位置上,又会如何,能不能做得比他更好一点?抱着这个态度来评断,总是会公允些,倒不必用严酷的态度去苛责什么人做得好,什么人做得坏。
第二个是避免抱着非黑即白的态度,搞一刀切。因为天下没有一个人完全是功,也没有一个人全然是过,每个人都受到时代与环境条件的约束,很难跳脱出来,这使得人虽然常有做好的心,但往往都失败了。面对这种人,应该去理解他们的环境,同情他们,并从他们身上检讨学习:如果今天我们有同样需求,处于类似状况的话,能不能因为从他们身上吸取了一些教训,从而使我们能做得更好一点,或者更方便一点。
所以,我不从成败来展开讨论,而从改革来切入。台湾在过去五十年来进行了种种改革,眼前仍要面对种种需要改革的关头。我们或许可以从历史来着眼来借镜,以改革者的角度来加以讨论这中间许多人的功过,寻找缓解改革阵痛的方法。
吴起(?—前381),战国时代著名的兵家、改革家。吴起是卫国人,受业于曾子门下。吴起在军事上与孙子齐名,治兵有术,长于战略;又勇于改革,曾得鲁国国君赏识,旋受魏文侯重用,后来又在楚国担任令尹(宰相)实行变法。
吴起的下场和我们接下来要谈的商鞅差不多,他是在战国时代的楚国进行改革,结果却在楚悼王死后,被贵族群起报复而死。
在古代,改革旧制推行新法等措施往往损及旧贵族的既得利益,丧失其地位权力,而新君及其人马在登基之前,也多与改革者相冲突。所以,在古代,新王与旧贵族这两者的利害常常相连,受到损害是一定要复仇的。秦国对付商鞅,是旧贵族和新君联手的,吴起的命运则近似如此。不过,吴起知道旧贵族要找他报仇,劫数难逃了,于是就跑到老王的尸首那儿,抱着老王的尸首,乱箭射过来,射到他身上,连老王也中箭。后来,他的敌人也因伤害王尸被诛,有七十多家被牵连。
改革既然损及了既得利益者,那么改革者本人往往也要偿付很大的代价。商鞅本身的性格我们不知道,因为记录并不完整。虽然有一 本书叫《商君书》,但不是商鞅写的,而是后人拼凑起来的,而且写的是改革的种种计划,看不出他的性格如何。但是吴起的性格在文献中就很清楚,他这个人为了自己的事业,一心一意,坚持到底,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也因为这样的性格,结果连母亲去世,他也不回家;甚至为了取得国君信任,居然杀妻求将。商鞅很可能也是如此,所以他当时处罚王子,才会那么不讲情面。
从吴起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改革者一定要有相当的毅力,这些人都很能干,对当时的情势有一定的判断。他心里一定很清楚,有多少人的利益会受到损害,这些利益受损的人,将来是会报仇的,而那些人又并非没地位、没力量的人,但他们却还愿意冒这种险,坚持改革的信念。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从横者。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阵;不和于阵,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
教戒为先。一人学战,教成十人;十人学战,教成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千人;千人学战,教成万人;万人学战,教成三军。
与之安,与之危,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投之所往,天下莫当。
夫发号令而人乐闻,与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
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
——吴起
商鞅(约前390—前338),原名公孙鞅,因功而封于商,所以后人称他为商鞅或商君。他是卫国国君的后裔,于是也叫卫鞅。战国中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商鞅在秦孝公时代执政达十九年,实行变法,成绩卓著。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诬谋反,最后被车裂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