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范曾自述》:道法自然(下)——老子的哲学(5)

范曾自述 作者:范曾


中国画家力图排除皮毛外相的迷惑而深入对象自然本性的过程,同时也是画家与自然邂逅而最后心性与自然凑拍的过程。“黄筌富贵,徐熙野逸”是评五代画家黄筌和徐熙的名句。在中国文化上描述文艺作品“富贵”,不含褒意,而“野逸”则是包含着对徐熙的至高的激赏。五代荆浩讲:“笔墨积微,真思卓然,不贵五彩。”同样指精微之所在不是五彩纷呈,而是真思充盈。中国的哲学思维与文学成就在历史上呈并驾齐驱之势,而绘画在上古之世则显落后。南齐谢赫在他的《古画品录》之中评顾恺之:“格体精微,笔无妄下,但迹不逮意,声过其实。”这可见当时顾恺之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他的画迹并未达到迁想妙得的境界。

受老子影响很深的《列子?说符》中有一则九方皋相马的故事。秦穆公对相马名士伯乐讲,你年龄大了,在你的族姓之中有精于相马的吗?伯乐说:“天下相马的名士中可称绝伦的已是寥寥无几(‘若灭若没,若亡若失’,死的和失落的已差不多之意)。我的儿子,皆才能低下,可以看出是好马,但却无法辨识最好的马(‘天下之马’)。有一个和我一块儿担柴捆菜的人,名字叫九方皋,他相马的本领不在我之下,你可一见。”既见之后,叫他去求马。三个月之后他回来讲,在沙丘发现了一匹黄色的雌马。秦穆公派人去取回,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大为不乐,把伯乐找来讲,完了,你所推荐的人连马的雌雄和色彩都分不清,难道还可以相马吗?伯乐长长叹息道:“九方皋所看到的是天机,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看到他所看到的,看不到他所看不到的,视其应视的,不视其不应视的。像九方皋这样相马的高手,他的本领绝不局限于相马之一术,神明所得,必有更贵于相马的本领。”将马牵来,果然是天下之神骏。胡应麟曾讲:“九方皋相马一节,南华本不为诗家说,然诗家无上菩提尽具此。”(《诗薮?外编卷一》)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将列子这则故事写出,实在它不但对画、对诗、对文,而且对社会、政治恐怕都有所启发。这则故事为苏东坡《论画山水》所用,他说画家应“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意气所到”正是中国写意画的追求。清邵梅臣也在他的《画耕偶录》论画中讲:“作画得形似易,得神难,写意得神更难。”(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288页)真正的大艺术家,必须有九方皋相马的本领,“在其内而忘其外”,“得其精而忘其粗”。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讲“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以形器求也”。这儿所列举的“意气”、“神会”正是《老子》书中由“虚静”而达于“复观”,使芸芸万物“复归其根”所能达到的境界。自然内在的神韵,只有你以自然的心态去体悟自然时才能得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