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金融行为 源于人性(1)

论性:曹仁超创富智慧书 作者:曹仁超


作为投资者,我们不但需要认清自身,更要了解人性。

金融市场是一个结集无数投资者行动的地方。我们都是人,都有人性的弱点,包括羊群效应、过度乐观、过分自信、讨厌亏损、注重眼前实利 凭借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我们知道自己非理性行为的根源,便能对症下药。

譬如说,学习违反人性而行(即所谓逆向思维),建立投资系统并严格遵守,投资者才有机会赢多输少;才能在别人恐慌时贪心,在别人贪心时恐慌;才能由人性的角度去评估前景,透视投资市场心理,找出股市的买入点及退出点。

感情战胜理智

在第一章中,我老曹夸说自己具备成功投资者的某些性格特质,但世上没有人是完美的,其实我也有大部分失败投资者的个性。问题只在于一班人有没有认清自己的缺点,并且克服相应的投资盲点。

我老曹拥有典型的天蝎座性格,为人爱憎分明,年轻时更是大情大性、追求浪漫、感情用事、做事毫无计划,又好胜心强。在经历过20世纪70年代初接连两次重挫以后,我方明白,只有运用系统性的投资策略,严守追随趋势、止损不止赚、加涨不加跌、不猜顶、不抄底等纪律,才能战胜自己的本性。

感情用事,是许多投资者的通病。投资者往往倾向出售股价上升中的股份,而保留股价下跌中的股份;太早获利套现,迟迟不肯面对现实,止损自保。行为金融学者称这种心理为“处分效应”(disposition effect)。他们逃避市场惩罚,究其原因,还是源于上文所说“讨厌亏损”的心理。他们对亏损连想都不愿想,更遑论要自己执行刑罚。

投资者感情用事而不作理性分析,亦见于人们敝帚自珍的心理,即所谓的“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在一个心理学实验中,人们赋予一只自己拥有的咖啡杯的价格,往往高于别人拥有的咖啡杯的价格。

换言之,我们通常都会高估自己所拥有东西的价值。例如同一所房子,自己拥有的就是风水好,别人拥有的则平淡无奇;自己所收藏的古董特别值钱;自己手上的股票,真正的价值必然高于市价,只是别人不识货。

若有如此的偏见,又如何看清形势?

偏见蒙蔽事实

一般的投资者下决定时,往往过分依赖最初接收的信息或熟悉(被多次重提)的信息,然后一锤定音。行为金融学者称之为“锚定偏见”(anchoring bias)。

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曾进行一个心理学实验,向参与实验的人士询问美国到底有多少非洲人。他们发现,如果他们问“是多于还是少于45%”,人们估计的百分比会相对较低;反之,如果他们问“是多于还是少于65%”,人们估计的数字则会相对较高。理由是问题本身已影响了一般人的想法。

同样道理,在金融市场上,投资者多以手上已知的数据去制定策略,然后像轮船下锚一样,一股脑儿栽下去而不理往后的事态发展。是故许多时候,“见一步走一步”可能是更佳的策略。随着自己所获得的数据日渐增加,逐步决定下一步该如何走。按情况的转变来修正未来路线,才是聪明的做法。

投资者决策上的偏见,又岂止于此?先母在世时,经常说“真主意,假商量”。意即很多人跟别人商量一件事之前,其实自己心中早已有了主意,而不是在仔细倾听别人的意见并分析事物后才做出结论。所有的咨询,其实都是假的。

例如看好的投资者会寻找一切利好的理由,去支持自己看好;看空者亦会想尽所有利空的理由,来掩饰自己不经分析、直观认定的看法。又或者在买入股份之前,不作深入分析;待自己买进之后,才找一大堆理由以证明自己的买入决定是对的。这种心理,行为金融学称之为“结果偏见”(outcome bias)。

一个人自欺欺人至此,可以说肯定成功无望。

另外,又有些人整日疑神疑鬼。明明自己已对事情分析透彻,但是只要收到与其结论互相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