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爷爷的脾气,很坏

周家后院 作者:李伶伶


脾气坏的外在表现一定是好骂人。周福清生前好骂人,上至皇帝老子下至子侄孙儿,都是他骂的标的物。他骂老佛爷是“昏太后”,骂皇帝是“呆子”,骂夫人是“王八蛋”。

有一年,他的母亲,也就是鲁迅兄弟们的曾祖母去世,他回乡奔丧。“五七”那天凌晨,他先起了床,很认真地穿好素服,却见间间房门紧闭,家人仍然睡着。他很小人地认为大家都把那么一个重要的日子给忘了,顿时气不打一处来,直奔进夫人蒋氏的房间,握拳猛击床板,嘴里骂骂咧咧。

然后,他依次将儿子媳妇、孙子们的床板敲得嘭嘭响,照例骂骂咧咧-他倒是很讲究长幼次序,骂人也是依辈分挨着个儿。他骂的是什么?“这班速死豸”!把自己的至亲骂成短命的无脚的虫,够绝,够狠。

不过,他到底是读书人,腹有诗书,除了“昏”、“呆”、“蛋”、“豸”这些骂词不太文明以外,他骂人一般来说总还是文质彬彬的,而且富含典故,当然还文采飞扬。这样的骂,绝对够得上尖锐、刻薄。

鲁迅从日本回国,给两个弟弟带来很多外面世界的精彩,三兄弟聊啊聊,聊得天昏地暗。一天黄昏,他们又聚在一起嘀嘀咕咕。周福清看见了,从他们身边经过时,对他们说了一句话:“乌大菱壳氽到一起来了。”他说这话时是笑嘻嘻的。但是,他的这个笑嘻嘻却不是慈眉善目的,每个笑褶里都裹卷着热嘲和冷讽。三兄弟一下子都感受到了。

“乌大菱壳”是什么意思?绍兴是水乡,秋时,河港里满是菱角。乡下人卫生习惯不好,吃了菱角肉却又把菱角壳扔回河港里。水面上长时间漂浮着肮脏的菱角壳,黑黑一片。乌,黑也。乌大菱壳,简称垃圾。引申下去,就是废物。倒进水里的菱壳顺着河流朝一个方向漂动,慢慢地,原先分散着的菱壳就聚在了一起。这就是“氽到一起来了”。

在爷爷的眼里,孙子们不过是群乌大菱壳。是乌大菱壳,却也不是二傻子,孙子们连神都没愣一下就明白爷爷这是在骂他们呢,骂他们是氽到一起来的废物,不成器。鲁迅和周作人不太客气,恨恨地白了爷爷一眼。周福清没有领受到,骂完以后就自顾自地转身回了房。三兄弟被无端骂了一下,就像被突然窜出来撒野的狗莫名咬了一口,再没有海聊的兴致了,悻悻然分头而去。

有名家写过“十大骂人术”,的确,骂人也讲究“术”,泼妇骂街污言秽语脏话连篇太低级,有术的骂人,就应该像周福清那样拐着弯子地骂。被骂的人固然万分痛恨,却也不得不抱拳拱手,道一句“佩服”。鲁迅当然没有佩服过,他对祖父恐怕只有痛恨。不过,也不知是先天遗传的问题,还是后天潜移默化受了影响,他似乎得到了祖父的真传,骂起人来,那厉害,比起祖父来一点儿不逊色。他成为斗士之后的骂人,我们不说,只说他小时候骂他小弟。

有一阵子,兄弟几个迷上了看图画书。有一次,他们发现了一本日本画家小田海仙的《海仙画谱》。书很贵,鲁迅一个人买不起,便鼓动弟弟们跟他合买。书买回来后藏在楼梯底下,三人拉钩上吊发誓不能让父亲看见-老爸不让他们看课外书。

可是后来,小弟周建人“出卖”了两个哥哥,把这事儿告诉了父亲。父亲唤来鲁迅让他老实交代,鲁迅不得不交出了画谱。父亲翻了翻书,大概觉得书的内容既不黄也不暴力,也就没有责备,而且还很和气地把书还给了儿子,也就是默许了。虽然没有恶结果,但小弟的行为还是不能被原谅,他被大哥骂作“谗人”。这个词,鲁迅从《诗经》捡来。

小弟哪里知道什么《诗经》,又哪懂谗人的意思是告密者和叛徒,被哥哥恶意地唤作“谗人”还兴高采烈呢。倒是骂人的人有些自觉无趣,“谗人谗人”地叫了几次,也就罢了。

“谗人”之后,周建人又有了一个新名,叫“十足犯贱”。这个骂词很直白,不过来历很特别。祖父送了三兄弟每人一双筷子,每双筷子上都刻着四个字的吉利话。老大的,是“竹青木香”;老二的,是“射鹿刺麋”;老三的,是“十品万钱”。论雅俗,竹青木香最雅,十品万钱最俗,意即一顿饭吃十种菜花费万钱。但是,论福气,十品万钱最有福。也不知道是不是嫉妒,大哥将“十品万钱”变身为“十足犯贱”,然后送给了小弟。在骂人这方面,鲁迅和爷爷有的一拼。还有可以一拼的是,不饶恕。鲁迅有一句名言世人皆知,那就是,一个都不宽恕。

周福清不幸,老年丧子。“子”是鲁迅三兄弟的父亲周伯宜。周爸爸生前身体羸弱,为减轻病痛听信外人言染上了鸦片瘾,一瘾成魔,至死也无法戒除。这最让周爸爸的爸爸周福清恼火,也最让他不能原谅。周伯宜病死后,周福清正在杭州监狱服刑,无法回乡参加丧事,只写了一副挽联:

世间最苦孤儿,谁料你遽抛妻孥,顿成大觉;

地下若逢尔母,为道我不能教养,深负遗言。

他这哪是在哀悼英年早逝的儿子,分明是在谴责儿子的不成器。对至死不原谅爸爸的这样的爷爷,孙子们很有怨言,暗地里指责他为人尖酸刻薄,可怜我们的爸爸,他的儿子,人都已经死了,却还得不到他的饶恕。

周福清自己死了以后,周建人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他自挽的一副对联:

死若有知,地下相逢多骨肉;

生原无补,世间何时立纲常!

建人当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大哥回家来,他问大哥。大哥说,爷爷这又是在骂人呢。骂谁?大哥解释说,上联的“多骨肉”指的是曾祖母和父亲,也就是爷爷的母亲和儿子。意思是这些死掉的人才是他的“骨肉”,言下之意,像他们三兄弟这些活着的人,跟他并不亲。下联的意思是世间的三纲五常都被破坏了,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他不但骂了家人,也骂了世人。

骂了一辈子人的周爷爷,在骂人中离世,算是善始善终吧。有一点很有意思,他骂天骂地,骂妻子骂子孙,有几个人,他从来不骂,一是他的父亲周以埏,一是他的姨太太潘大凤,一是他庶出的小儿子周伯升(凤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